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願我的祈禱上達你前 詠88:3

今天是悲哀的一天,我為菲律賓的同事討公道,與直屬上司 (Marketing Director) 在晨早發生爭執,這不是經常發生的事,但每年總有一兩次,我通常是勝方,因為真理是愈辯愈明。每次我因工作的事悶悶不樂,我都會記起 Judy 教訓我的兩句說話,「邊個踩親你條尾呀?」「你點解伸條尾出黎俾人踩?」,尾巴是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提醒我一定有改善的空間,若然是無妄之災,我願意承擔這屈辱嗎?到了正午收到聖母進教之佑的《每日聖言》,頓時有點安慰,標題是「不管多好,總無法使全世界都認同和接納。」我會本著宗旨「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瑪5:37)。

任料接著的衝擊更大,我不方便在網誌中如盤托出,只可以說這是歷史重演。由辦公室轉移到宗教分享聚會,事隔數年,我不禁問信仰真的能改變人心嗎?還是把邪惡遮蓋起來?這是我數年前與 Senior Vice President 的對話…

SVP: 我叫妳進來是想與妳商討X君 (我的下屬) 的事。我見妳剛提醒X君要交report,其實X君已於日前交了report 給我和Marketing Director。
A: 噢!我不知道才提醒X君。
SVP: 我就是知道妳不知道才叫妳進來,妳一定沒有審閱過X君的 report吧!
A: 是的,我沒有看過X君提交的 report。
SVP: 妳顯然不知道X君經常 bypass 妳直接交 report給我,我不會花時間看未經審閱的文件,妳與X君好好傾談一下…
A: 所有Asst Manager 和 Manager 都是直接向Marketing Director 匯報,只有X君要隸屬於一個 Senior Manager,可否一視同仁?
SVP 似乎後悔把事情告知我說道:「妳需要助手統籌 CRM 的工作…」
A: 我再不想看管這位下屬,與CRM有關工作我可以一人兼顧… (最終,SVP答應了!)

我對今天的褔音(路9:51-56)依然感到疑惑,基督徒的精神是要學習「容忍」嗎? 由於我是半信半疑,就只把故事的前半部寄下來。我也鞭策自己要回應林神父於聆風樂禱的提問:「面對一些我們看不順眼的人,我該如何處理這種關係。」

2008年9月29日星期一

你從那裏認識我呢? 若1:48



今天的讀經使我惦念著聖地,也使我想起一年前發生的一些瑣事,去年今日我身在以色列,正在參與《若望福音》朝聖之旅,在出發前我才第一次真正翻閱《若望福音》,在兩天內把《若望福音》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納塔乃耳與耶穌的對話 (即今天的福音, 若1:45-51) 深深觸動了我,原因很複雜,真不知從何說起...

「你從那裏認識我呢?」(若1:48) 是我對方濟會謝華生神父講的第一句話,當日是2007年8月31日,在一個送別吳岳清神父的聚會中,我獨自坐在一角,身旁是一位上了年紀的男仕,我以為她是 Elaine 的丈夫,Elaine 把我 (只是我的名字) 介紹給這位男仕認識 ,這位男仕說:「我認識你」,我感到愕然遂說:「你從那裏認識我呢?」他答說:「我讀過妳在《聖地》的文章」,我心想我只寫了兩次朝聖感想,最近的一次是有關貝特賽達的無花果樹;在我猶豫之際,Elaine 向我介紹說: 「這位是謝華生神父。」神父接著對我說:「可否多寫一點...」我不知如何推辭,見李Sir剛來到,就借辭與他打招呼溜走了。事後我憶記起在2006年聖誕退省前要研讀的一篇文章,是謝華生神父闡釋的《創世紀》,聖母軍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吧!我何嘗不是藉一篇文章認識了謝神父呢?

貝特賽達的無花果樹給予我無限的安慰和支持,就像是小朋友犯了錯,被父親斥責後害怕地躲在一角,父親主動走到他跟前,把他摟抱在懷中的感覺一樣。我於2007年2月9日初次到訪貝特賽達,遇見一棵一片葉子也沒有的無花果樹 (左面的照片),當時正值春光明媚,在加里肋亞湖一帶的無花果樹多已長了葉子,我擔心這棵光禿禿的無花果樹是被詛咒會命不久矣。到了同年5月,我重臨舊地,再次走到那棵無花果樹下,相隔不到100天,無花果樹已見枝葉茂盛,還結滿了果子...不可思議!! 天主好像對我說:「我從沒有放棄過妳,我還會把妳治癒,變得更豐盛。」

如果你是我,第一次閱讀《若望福音》,第一次接觸納塔乃耳,發現大家都有著類似的遭遇 --- 「你從那裏認識我呢?」+「在無花果樹下上主走向你」的經歴,你會怎回應呢? 坦白的說,我當時除了感恩外,心中憂愁且煩亂 (達 7:15)。

事隔一年,再看這段褔音,我深信上主派遣了守護天使 (若1:51) 在我身邊,紓緩我的憂愁和煩亂。也感謝吳神父在《若望福音》朝聖之旅時的教導,他曾對這章節作解釋說:「在無花果樹下,是指放開心懐[relax]閱讀聖言,有等待(或尋找) 默西亞的含意,在這時主基督已先看見你。」納塔乃耳宣認耶穌是天主子,主耶穌因他信曾揚言他「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若1:50)。加納是宗徒納塔乃耳的家鄉,根據《若望褔音》的記載,耶穌在這城行了兩個奇蹟,為人所熟悉的是耶穌把洗潔禮用的六缸水變成美酒,另外的神蹟是醫治了王臣的兒子。可見主耶穌的承諾在數天內應驗了,很大的鼓舞吧!


【後語:突然在甜夢中驚醒,腦海裡泛著「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若1:1) 這是無花果樹、《創世紀》和《若望褔音》的共通點。要回應:「你從那裡認識我呢?」我要答:「天主聖言」。我的守護天使可以鬆一口氣了,這個蠢蛋終於明白多一點了。 -- 9月30日凌晨4時】
【剛從One Bread One Body 知道9月30日是聖熱羅尼莫 (St. Jerome) 的瞻禮,他是第一位翻譯天主聖言的人。OBOB 的默想一開始是講論「睡覺」... Jesus wants to be Lord of our sleep. He plans to use our sleep both to advance His kingdom and to bless us with sufficient rest. Satan also has plans for our sleep, since it occupies nearly one-third of our lives. In addition to the sleep we lose through the activity of children or neighbors, Satan attempts to rob us of more sleep by tempting us to worry (see Eccl 5:11), fear (Sir 40:5-7), or anger (Eph 4:26ff). When we need to fall asleep, we instead lie awake and fret. This gives the devil a chance to operate on us (see Eph 4:27) and further his sabotage of God's kingdom. --- 10月1日下午4時】

2008年9月28日星期日

考慮之後,離棄惡事,必得生存。則18:28

今天的褔音(瑪21:28-32) 有一個很明確的訊息,是要我們實踐信仰,做一個言行一致的基督徒。偶爾間我發覺不同版本的聖經對兩個兒子的描述有點不同,有的把「答應去,卻沒有去」放在先,有的則放於後,天主似乎想藉這比喻啟示一些道理給我... 我本來想於聖經課堂上問導師,但同學們有與趣的是「天主的形體」(斐2:6) ,導師闡釋了性體和本體,又論及原罪、原褔、原愛...之類;坦白的說,我依然一概不曉,在不曉得之餘,也有點兒抗拒去探究,總認為自己未是時候去學習教父的教導或與神學相關的課題,這些知識對我來說,只會產生拔苗助長的反效果。

讀經一是《厄則克耳先知書》18:25-28,明顯是回應了褔音部份,父親派遣兩個兒子到葡萄園去工作,導師講論的是天主的愛,祂希望所有人都得救,同在葡萄園裡。但讀經一的第一句「上主的作法不公平!」,已把我帶回上一個主日的讀經《依撒意亞先知書》,「我的思念,不是你們的思念,你們的行徑,也不是我的行徑。」我意識到我要思考的是「行徑」。

實踐信仰不是盲目的去幹,自以為100%承行了主旨,難道司祭長及經師不願履行上主的意願嗎?在「兩子」的比喩中,我認為天主容許我們三心兩意,無論我們答應了主,未能貫徹始終,又或是拒絕了主然後悔悟,這也是一個歷程;所以,誰先誰後不是關鍵所在,重要的是「考慮」(則18:28),良心的省察,棄惡更新。如果我們的思念都有著主的參與,我們已經在天國的道路上邁進。

戴神父在主日講道中說: 「耶穌基督是唯一能貫徹天父的意願,祂由最高降至最低 (比人還要低微) ,祂的天主性貫串人性,降生成人,在我們中間為我們服務,服務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最屈辱的刑罰)… 彰顯真正的愛」。我們要空虛自己,摒除自我中心,才有空間容納主耶穌,洞悉天主真正的旨意去實踐信仰。戴神父囑咐我們學習保祿,要承認自己有不如人之處,一個很貼切的提點,一個不深奧人人應作的「行徑」。

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

求祢使我達到內心的智慧 詠90:12

下午往聖神修院參與「聆風樂禱」,主題是瑪竇宗徒。林祖明神父首先請大家思考瑪竇宗徒的身份,大家都踴躍發言,歸納下來大致有三。(1) 轉化了的稅吏;(2) 十二宗徒之一; (3) 褔音書的作者。林神父再問大家是否知道瑪竇這個名字的意思,由於沒有人回應,神父便改問大家是否記得上一個月的主題人物「若翰洗者」名字的隱藏意義,依然是鴉雀無聲,神父就說笑道:「我也忘記了,大家知道當下要講的是瑪竇已足夠了…」至於瑪竇,是解作「上主的禮物」。

其實,我想認識多一點有關若翰洗者的事蹟,我的心情就仿如今天褔音 (路9:45) 中的門徒,自知不明瞭又怕問,是謙遜、是容忍、還是我缺少了一份追尋的熱忱。我猜想「若翰」與「若望」的象徵可能是一樣,即「上主的恩賜」,可惜我上個月要參與朝聖團的簡介會,沒有到「聆風樂禱」,真的需要上主的恩賜才會知曉答案。

林神父帶領我們從三方面去默想瑪竇宗徒。
(1) 耶穌的召叫 (瑪9:9-13; 谷2:15)
當耶穌召叫瑪竇的時候,瑪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耶穌對他說:「跟隨我!」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瑪竇肯定地回應主,他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我隨即想起兩位聖經人物,保祿和稅吏匝凱 (路19)。瑪竇可能見到主耶穌治好癱子,被祂的光榮給引著而決定跟隨主;瑪竇也有可能巳渴慕主耶穌的教誨很久,如匝凱,主耶穌的召叫令他們有勇氣擺脫現狀而追隨耶穌。我還發現瑪竇和匝凱有一共通點,他們都喜悅地款留耶穌,但其他人卻不滿耶穌與罪人坐席。瑪9:13叫我們去研究一下:『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耶穌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於罪人來說,耶穌不嫌棄他們,樂意與他們一起生活,這豈不是「禮物」嗎?我們又如何對待一些我們看不順眼的人呢?

(2) 瑪竇的宗徒身份 (瑪 10)
瑪竇在褔音中介紹十二宗徒的名字是這樣的:「第一個是稱為伯多祿的西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斐理伯和巴爾多祿茂,多默和稅吏瑪竇,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和達陡,熱誠者西滿和負賣耶穌的猶達斯依斯加略。」瑪竇不違言自己曾是稅吏,反觀路加和若望馬爾谷,並沒有對瑪竇加以稅吏的稱號,林神父認為這是瑪竇謙卑的表現,也顯示路加和若望馬爾谷對前輩的尊重。我卻認為瑪竇並不以曾是稅吏為恥,甚至這轉捩點是藉得自豪的,無需隱瞞,就如保祿。

(3)瑪竇寫褔音書的目的
瑪竇褔音是寫給已歸化的猶太人,預言的「默西亞」應驗了。故書中特別提及賢士來朝 (瑪 2) ,第1章以耶穌基督的族譜開始,至結論的第28章都是「厄瑪努耳」,「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不斷提醒人們耶穌的行事「這就應驗了」(41次),祂是救世主!

瑪竇能夠死於舊我,耶穌的施教治愈了他後,他以褔音書感染他人,彰顯了天主是愛,引證了在希望中得救 (教宗本篤十六世通諭)的道理。

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

事事有定時 訓3:1-11

見到今天的《讀經一》是選自《訓道篇》3:1-11,我不禁想起Roger早前給我的電郵,原來時間飛逝,事隔已十天了。上星期三 (17/9) 的下午,我正忙到不知天昏地暗,Roger寄了一封電郵給我,叫我「有伸腳處須伸腳,得縮頭時且縮頭...」且有六大事項要我思考,最後還問我有否聯想到Qo 3:1-8,真的令我有點兒氣沖沖。我即時的反應是聖經是沒有Q字頭的書卷,沒有深究電郵的內容,就問Roger〝Qo 3:1-8〞代表甚麼?他只答覆我「事事有定時... Enjoy Life!」我如此「聰敏」當然知道這是《訓道篇》的章節,亦想起 Ecclesiastes 也稱為 Qoheleth,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剛才搜尋Roger的電郵之際,我發現「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都很適時」,在9月17日我收到數位稀客的電郵,有遠在Saudi Arabia 的Simon, 很久沒有聯絡的Paulina,還有... 天主可能藉著不同的事,有關連的人,叫我放低手上的工作,明認耶穌基督,去從事祂安排的事務。

的確,即使我整天營營役役、費盡心機,不求回報,也不能擔保我擁有充實喜樂的一天。但是,若我認同一切都是短暫虛無飄渺,我便會消極面對不合心意的事,得過且過;如是者,我更無法掌握甚麼是最有價值的事。既然兩頭唔到岸,我又不想去鑽牛角尖,我能否容許天主打擾我的計劃,任由祂去引領,就如上星期三遇上的事情一樣呢?

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

黑落德的不安 路9:7-9

今天我的心情與黑落德一樣,大家都是見到一些啟示而感到忐忑不安。我的鬆獅狗CoCo 於11歲時 (即2005年復活節) 證實患上乳線癌,雖然做了割除手術,但癌細胞巳擴散至肺部,化驗結果顯示腫瘤是惡性,獸醫評估CoCo將於一年內去世,故沒有安排牠進行電療或化療,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在05年10月,我第一次帶CoCo參與寵物祝福禮,還對CoCo許諾過,在牠有生之年我必定每年都攜同牠到祝福禮。昨晚,文尉突然致電問我有關寵物祝福禮的事宜,我在查詢後才知道方濟會今年將停辦這活動,感到很失望。我明白天主有祂的計劃,但可否使我知曉箇中的意義,給予我新的盼望?

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令虛偽和欺詐遠離我 箴30:8

今天的讀經也是巧妙的安排,但湊巧的並不是《箴言》,轉到《聖詠》去了。昨晚專注於翻譯工作,在聖方濟瞻禮慶日 (10月4日),One Bread One Body 默想的章節是《聖詠119篇》,即今天的讀經,奈何我依然不明白為何《聖詠集》被稱為 half-bible,在耶穌降生前成書又有甚麼象徵意義呢? 還有一連串的疑問,令我非常惆悵,我要花點工夫才能完成這篇《每日讀經》。

箴30:8 提示我要知足,「貧乏或富裕勿賜與我,只供予我必需的食糧」。今早有傳言說東亞銀行和永隆銀行擠提,同事們都十分緊張,有的巳不見了蹤影。人若不斷只知聚斂財富,眼光便會愈來愈狹隘,對於外界的衝擊固然不能準確地判斷,在生命中又怎會覺察到有快樂的事情呢?

路9:1-6 引領我去思考另一個問題,耶穌賜給十二門徒能力和權柄,去宣傳喜訊,到處治病。前兩天,我運用職權向 HarperCollins 查詢 NRSV Green Bible 的價錢,他們給予我一個很好的優惠,一箱20本巳享有半價,我是善用還是濫用我的能力和權柄呢?我有否執行天主的職務? 我真的要深究!

2008年9月23日星期二

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 路8:21

今天的《讀經一》依然是《箴言》,上主回應了我昨天的反思。
* 秉公行義,比獻祭獻更悅上主。(箴21:3)
* 智慧人接受教訓,更增加自己知識。(箴21:11)

我起初以為今天《箴言》的章節是一個延續 (緊接著昨天的經文),所以我心有靈犀能在昨天已埋下伏線,寫下「祭獻」和「智慧」,怎料兩天的讀經竟相隔近20章,上主對我真的格外開恩,我會接受教訓,秉公行義。

「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這句話在《路加福音》出現了兩次,另一次在第11章,講論的都是耶穌的母親,明確指出聖母瑪利亞是我們效法的榜樣。我即時的反應是:要依循天主的話,承行祂的旨意,其實也不太難辦,於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我常常聽不懂,有時更一知半解,又怎樣去顯揚真理呢?

深思細想後,「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會否是叫我們活在在聖言中,實踐天主的愛,才是有福的人? 我要學習聖母瑪利亞的地方是默存心中,反覆思量。聖言自會引領我去慢慢了解,就如使我領悟「祭獻」和「智慧」一樣。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智慧教人行慈善

《箴言》重申上主「摯愛正直的人」(箴3:32)、「寵愛謙卑的人」(箴3:34) ,特別於今天訓誨我們「若有能力作到,不要拒絕向有求於你的人行善」。過了一整天,都沒有遇上要我行愛德的機會,到了將近下班的時候,Senior VP 的秘書交了一封讀者的投訴信給我,我慣常會寫下簡短的建議,或與 Customer Service Manager 傾談達成共識後,便交由 CS Officer 回覆讀者。可能是我急於要行善,我罕有地親自以電郵答覆了這位「無賴」的讀者,還順應了他的訴求給予他一個優惠。事後,我意識到我這樣行事有違常規,是沒有內涵的祭獻,我欠缺的是智慧,也沒有「留心要怎樣聽... 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從他奪去。」(路8:18)

2008年9月21日星期日

Eliz 的家

這幅圖畫是 Eliz 在彌撒中繪畫的,大家有否留意到 Eliz 畫了兩間屋,左右各有一間,都是建在山頂上,我隨即請 Eliz 送了這張圖畫給我,我還要求她簽上名。之後,Eliz 再畫了另一張畫,構圖與送給我的這張很相似,內容更豐富,她在左邊的房屋畫了一個人,說是她自已... 圖畫上寫了兩行字 "Eliz and (留白) " 和 "I love you, mum"。我開始明白她掛念著媽媽,繪上花兒的家應該是她在澳洲的居所...

在彌撒後,我好奇地問Patrick: 「你現在長駐香港嗎?這三個星期天你都可以帶同 Eliz 上主日學,太好了!」他回答我說:「我依然要留駐新加坡,我是逢星期五晚乘夜機回港的,陪伴 Eliz 過週末,我明早會搭 8:00am 的航機回新加坡上班去…」在感動之餘,讚歎為父的偉大外,我深信我們的天父也是同樣對我們關懷備至,即使有隔絕的片時,祂仍然不惜任何代價都要把我們摟到懷中,所以耶穌才化成肉身,為我們贖罪犧牲了。

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瑪20:11

今天的《瑪竇福音》很豐富,一直是我過去數天經常思考的問題,家主由清晨至十一時辰共出門五次去僱用工人,家主只與第一批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的工資,首批工人有著家主的許諾應是最有福的一群,可惜他們在分派工資時竟眼紅家主一視同仁,這些人「該拋棄自己的思念,來歸附上主,好讓上主憐憫他」(依55:7)。

於我來說,這比喻最美麗的部份是瑪20:3-4,第二批僱用的工人。當時應該還是早上罷,這些人即使在街市上閒立著,也只是等待了一個短時間,他們仍可選擇幹那一份工作,當家主邀請他們到葡萄園裡去,只承諾「照公義該給的」酬報他們,他們決定放棄等待,跟隨家主回葡萄園,在未知賞報有多少的情況下,仍然甘願為家主努力工作,他們整天受苦受熱與有契約的工人其實分別不太大,第二批工人給予我很大的反省。

我在10歲時巳開始參與感恩祭,少年時的我確信每個人都有守護天使陪伴著,所以我能無畏無懼,這也是我恩寵最豐盈的時期。我於數年前才領洗,就好像是由第二批工人變成第一批有契約的工人,我與天主的關係反而是倒退了,因為我只會抱怨和質問,我從前的堅持和信靠去了那裡?

2008年9月20日星期六

種子又再次播在我的心田上

「撒種的比喻」是7月23日的福音,在寫下一點反思後,就有一位多年好友電郵了Mr. Bean 的鬼臉逗我開心。今天的福音也是「撒種的比喻」,我剛於一小時前收到一個很大的驚喜,居住在Sydney 的梁神父 (Fr. Lucas Leung) ,前香港思高聖經學會主任梁雅明神父的哥哥,他電郵了一張聖保祿的畫像給我,是馬爾他 St. Paul Grotto & Church 天花板上的一幅圖,我曾於 photo e-album 中詢問團友們是否有更佳的照片,回覆有三人,都是說他們的照片比我差。

梁神父寄給我的照片,不是他拍攝的,他只是把我的相片在e-album 中download 下來,然後 edit 寄回給我,我真的十分感動。我們全團有30人,有多少人生活在好地裡,懷有善良和誠實的心去傾聽軟弱者的訴求呢?

梁神父的左腳在朝聖後疼痛非常,要用拐杖行路,且要經常休息,有心人請為梁神父的健康祈禱。主佑各位!

2008年9月19日星期五

奇妙的慈愛 詠17:7

今天的讀經一 (格前15:12-20) 再次挑戰我,究竟我與復活主的關係是怎樣的呢?我即時的行動就是把《信經》上載到網誌中,我需要一個印記來提醒自己。在朝聖中,我們到訪牆外聖保祿大殿,吳神父囑咐我們在聖保祿的墓前跪下,誦唸一篇《信經》及誠心禱告,大家可能不相信,我在當刻竟然忘記了部份有關聖父和聖子的經文,我嘗試誦唸《宗徒信經》來搭夠,但也是半天吊似的,我感到很可憐,也極之羞愧。在保祿宗徒面前,我已無地自容,又何來有顏面見天父和耶穌基督呢?

到了中午很急趕地到了禮頓中心,今天的「每日讀經」是吳神父主講,我期待他會講解讀經一的聖經章節,但事與願違 (應該是: 我的思念不是天主的思念),神父講述的是福音部份 (路8:1-3),主題是婦女們的基督徒使命,吳神父強調跟隨耶穌的人,不管是門徒或是婦女,我們都要傳天國的褔音,但褔音的真正傳佈者是主耶穌,我們的職責就是憑藉主賦予我們的能力 (如 路8:3 財產資助) 和恩寵 (路 8:2 免被魔鬼控制) 與主合作,履行公義,實踐各人不同的使命。神父的教導提醒了我,我不是那光,只為給光作證 (若1:6-8) 。

慶幸Kenneth 今天無法抽空上課,不然的話,他一定成為大家取笑的對象。吳神父講述在《路加褔音》七及八章,共有四次的「信」和多次的「不明白」,彰顯信德的全都是女子 (納因寡婦、悔改的罪婦、跟隨耶穌的熱心婦女...而高峰是「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的」 (路8:21) 聖母瑪利亞) ,那些「不懂」的全都是男子 7:20 (若翰的門徒) 、7:44-47 (西滿) 、8:9 (門徒不明白撒種的比喻)。

還有,我對瑪利亞瑪達肋納有深一層的體會,巳補寫在7月26日的網誌中。一切都彰顯了主奇妙的慈愛,「願我因我的正義能享見你的聖顏,願我醒來得能盡情欣賞你的慈面 」詠 17:15。

2008年9月18日星期四

悔改的罪婦 路7:36-50

耶穌赦免了婦人的罪是「因為她愛的多」(路7:47) ,牧靈聖經則譯作:「因她深厚的愛,她的許多罪都被赦免了。」如是者,罪婦是因為懷有深厚的愛,加上有信德(路7:50) 的行動,她得救了。

我認為信德的行動可能是指罪婦的勇氣【棄罪的決心】,一個在城中眾所周知的罪人,她在眾目暌暌下進了法利塞人的家中,還走到耶穌跟前,要投奔到祂的懷抱,她的舉動一定令在場的所有人嘩然。她用眼淚滴濕了耶穌的腳,我記起神父說過淚水是痛悔的象徵。所以,基於罪婦決意悔改,而耶穌「是美善寬仁,他的仁慈永遠常存。」(詠118:1) ,她因而獲得罪赦。

從前我閱讀這聖經章節,往往把重點放於香液的價值,罪婦用頭髮擦乾耶穌的腳,又熱切地口親祂的腳...等等不尋常的怪異行徑,就如法利塞人的主觀判斷,完全忽略了罪婦真誠懺悔的心,是愛的體現,是得救的真諦。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

愛德使恩寵更完滿

今天是聖方濟五傷紀念日,我不期然想起「我的天主,我的萬有」的金句。在彌撒答唱詠中,我們以「上主選為自己產業的百姓,真是有福」(詠 33:12) 來回應,心想我怎樣才能成為上主的產業呢?之後,我隱約記起在聖經中有類似的一句話: 「上主,你是我的產業」,但總覺得今天的答句不是這個意思。

我思索了很久,最終我把今日的答句解作「我在主內,真是有福」,而後者「上主,你是我的產業」是「主在我內」。人總是受著牽制,要將整個心神100%都獻給天主,完全把天主迎入自己的生活中,是很難成就的,我也感覺不堪當。所以,我嚮往的是前者「我在主內」的境界,只要我能成為天主的產業,100%在主內,天主才是我的萬有,即使我軟弱、受著苦、要犧牲也是完滿的;最重要的是,天主不會介意我的不完美。要進入這個「我在主內」境界,格前13:13會否是一個提示呢? 「現今存在的,有信、望、愛這三樣,但其中最大的是愛。」

本以為自己領悟到一點東西,看到《路加福音》 7:31-35,耶穌責斥當代執迷不悟的人們,我又躊躇起來,是我的寫照嗎?

2008年9月16日星期二

該熱切追求那更大的恩賜 格前12:31

我今天非常疲累,思緒有點紊亂,心裡仍然泛著雷永明神父 (Fr. Gabriele Allegra) 的點點滴滴,也許要一兩天才能抽離。當知道昨天是痛苦聖母的瞻禮後,我毅然拋下所有已計劃好的工作 (如整理朝聖相片、寫反思、整理神父的教導...),為的是要去完成一篇關於雷永明神父生平的文章。雷神父選擇在痛苦聖母的瞻禮日開始翻譯中文聖經的工作,他首部翻譯的經卷是《聖詠》。我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在今天完成翻譯這篇有關雷神父生平和中文聖經成書過程的文章,『我欠天主實在很久』!」我起初感覺很吃力,但愈做愈起勁,終於在8小時內完成一篇2,200字的文章,一切若沒有聖神的帶領,以我的力量怎能成就呢?

翻查紀錄,我是於8月11日接受這份翻譯工作,一直閒著沒有放在心上,到了8月18日,我突然想起在「聆風樂禱」的一件趣事,無意間在網誌中提及雷神父;現在想來,這或許是聖神的催迫,只是我未有在意... 我真是一個又昏又瞎的人!

雷神父全然投入,一生只祈求承行天主的旨意,他提醒了我要「舉心向上」,我會多看聖經,多愛聖經,不會辜負雷神父為我們這群中國天主教徒作出的犧牲。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

痛苦之母瞻禮

今早有點惆悵,依然是「假日」靈修問題,沒有聖母進教之佑的電郵,我又變成一個瞎子。突然間,我記起 Becky 在朝聖時曾提及天主教教區禮儀委員會的網頁有《每日讀經》,我終於找到了http://catholic-dlc.org.hk/frame3.htm。一看之下,原來今天是痛苦之母的瞻禮。噢! 這是我在馬爾他朝聖時的一個反思,剛於昨天放入8月28日的網誌中。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

十字架的反思

今早陪同 Eliz上主日學,課題是「光榮十字架瞻禮」,導師教小朋友們劃十字聖號,又講述發現十架聖木的始未。故事開始了,在第四世紀,君士坦丁王信奉基督宗教,她的母親聖海倫娜到以色列訪尋當年釘死耶穌的十字架... 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是在那裡找到十架聖木的呢?有一位小朋友即時舉手,指著班房上的耶穌苦架說道:「在上面!」導師頓時呆了,很有智慧地讚同他。事實上,十字架是在廢坑中找到的,由耶路撒冷輾轉到了羅馬,這些歷史事蹟,對四、五歲的小朋友來說並不重要,能夠辨識十字架,知道祂在近處,真是難能可貴。

導師接著講解十字架橫和直兩條木幹的象徵意義,橫木代表人的生命,生至死,直木象徵了天主由上而下的愛,交义是相遇,很深奧吧!我沉思了一陣,想起耶穌可能是背負著橫木 (我們的罪債) 走上加爾瓦略山,在被釘處豎有一條直木 (天主的恩寵由天上直達地極) ,主耶穌被釘死交付靈魂成就了「相遇」,打通了我們救贖的門。在另一方面來看,我們的生命交織著甜酸苦辣,能與主相遇就會找到真愛和安慰。想不到上主日學我也有得著呢!

2008年9月13日星期六

不使我的眼流淚 詠116:8

今天是外公的生忌,他是於農曆八月十四日出生的。今天《格前》和《福音》的讀經,沒有給我太大的反思,只提醒我不要再惹主發怒。當我揭開聖詠116,閱讀到第7、第8節,就突然哭了出來... 外公於數年前不幸因腳跌傷,引至肺部感染而離世,隨後的中秋節都是不快樂的中秋節。

的確,我經常在心裡抱怨說:「眾人都虛詐不誠」(詠116:11) ,特別是當自己在彷徨中,已痛苦萬分之際,若然身旁又缺乏支持時,我就會輕易離開了主的境界,這不是「信靠」的問題,只是痛苦的經歷使我與主隔絕了。要釋開這鎖鍊,我要相信在我眼中不幸的事、不幸的人,在上主的眼中是十分珍貴的。我在塵世裡,就要面對兩極的衝擊,即使被艱苦和煩惱困住了我,「我要在活人的地域,在上主的面前行走」詠116:9。

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

居心朝聖的人,真是有福!詠84:6

第一次接觸朝拜聖殿歌 (詠84) 是去年五月,李Sir曾多次以這聖詠作禱詞,聖地就是多麼可愛!在這兩年間,我曾到訪以色列五次,能夠走進上主的空間與祂一起生活,即使前路崎嶇難行,力倦神疲,我們也踴躍歡欣,體力越行越有。我感受過聖地截然不同的四季,令我最緬懷的是她春天的氣息,加里肋亞湖花開遍野,耶穌復活後萬象更新;還有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這裡的無花果樹有一種獨特的香氣,心靈就好像傅抹了堅振的聖油!

我對聖地最初真的非常依戀,猶如詠84:11所述「在你宮庭逗留一日,遠勝過在別處逗留千日。我寧願站在我天主殿宇的門限,我不願逗留在惡人帳幔的裡面。」在某程度上,我渴慕上主的庭院是因為祂可以令我暫時忘卻現世的繁瑣;漸漸地,我領略到天主要我學習的是要依賴祂,這才算是真有福的。

上主天主是太陽,是護盾,是助佑!

2008年9月11日星期四

不要判斷,不要定罪! 路6:37

格前8:1-3論及「愛德比知識更有價值」,這讀經令我想到「我喜歡仁愛勝過獻祭」(歐6:6)。我認為獻祭和知識是基本的要求,我們務要踐行,在所有誡命中,最大的就是「愛」,即是良知。沒有愛的表面行動是偽善。

我想保祿是勸導我們不要濫用才學,不要自誇學識比他人淵博,因為只有天主是全知的,萬物都出於祂,我們有甚麼值得誇耀的呢?保祿認同「我們都有知識」(格前8:1) ,要使擁有的知識變得有價值,我們的思言行為要以愛德為本,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愛」與「知識」是相輔相成,不懂愛主愛人,縱使天資聰敏,我們會因知識而喪亡!

2008年9月10日星期三

時限是短促的 格前7:29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9月10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每年全球有近100萬人自殺而死,即平均每10萬人便有15人自殺,情況令人關注,這是我在晨早新聞中得到的消息。

畢竟人生苦短,保祿在《讀經一》指出哭泣的日子,歡樂的日子,都會匆匆逝去,一切只是虛幻。其實,束縛著我們的不是急難,不是主的誡命,要尋求解脫,擺脫肉身的痛苦,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祈求基督早日再來 -- 不是自怨自艾、自暴自棄,或是去求死。

路6:20-26記載了主耶穌的教誨,貧窮、饑餓、哭泣、被辱罵詛咒,纔是有福的人;富有、飽飫、歡笑、被誇讚,是有禍的。沮喪的人們聽了主的話語,一定會感到安慰,他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真福與真禍

今早的心情其實不太好,Broadband 回復正常後,電話線又無法運作,CoCo 的腳仔又開始流血,掙扎了一陣子我認為要帶牠去見獸醫,醫生安慰我說:「狗隻的指甲即使脫落引至流血不止,也不會因此而掉送生命的,叫我放心...」若然流血情況持續,傷口滲出血水,就可能要做手術。

《讀經一》指出人與人之間的爭訟和審判是缺乏愛德的表現,這點我明白。但保祿在格前6:7說:「你們為什麼不寧願受點屈?為什麼不寧願吃點虧?」不願受屈,不願吃虧,就等同不義嗎?再讀到《路加褔音》,提及群眾遠道而來「為聽祂講道,並為治好自己的病症 (路6:18) 。」給我一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感覺。真禍與真福很難界定,沒有病的人,就不會求治癒,無形中錯過了與主耶穌交往的經驗... 希望 CoCo今次受傷也是一種褔蔭。

2008年9月8日星期一

急難中的哭訴 詠13

在聖母誕辰的慶日,教會安排了的讀經是《米該亞先知書》,有關默西亞降生的神諭 (米5:1-4) 和《瑪竇福音》耶穌基督的族譜 (瑪1:1-16) ,耶穌的出生有其脈絡可追尋,先知的預言確實應驗了,因為瑪利亞即使未能完全知曉奧秘的真義,她願意與天父合作,成就這救世工程。下午閱讀這章節時,我提醒自已說:「縱使天主的許諾未實現,前路不明,我要學習瑪利亞耐心地等待,讓天主引領我,不可放棄!」

怎料當我回到家中,發覺 Internet「死」了,聯絡 Pacific Internet 又是電話留言,這情況在這半年間已發生多次,我不斷叫自己要沉住氣,工作可以留待明天幹。可是,不幸的事總是接二連三,正當我帶著兩隻狗兒散步之際,PacNet 終於致電回覆我,我就是掛著講電話漏看 CoCo 一眼,牠在落樓梯時跌倒。起初,我以為牠沒有大礙,見牠依然行動自如 (何等堅忍的一頭狗),直至進入升降機,我才發現鮮血淋漓,即時方寸大亂。回家後,Louis 正為 CoCo 止血之際,門外已十分吵鬧,原來管理員發現到處血跡斑斑,追尋到我們的單位,誤以為發生了命案... CoCo 經SPCA的醫生診斷後,證實右前掌擦傷了,由於母指的指甲脫落,引至流血不止,注射了破傷風和抗生素針,星期三還要覆診。發生了這件事,我萬分內疚,我真的欠了牠很多很多,CoCo 每次受苦都好像是在替我做補贖!!

我明白再不應終日愁悵,這是災禍的根源,但知易行難。

2008年9月7日星期日

今天是豐盛的一天!

今早陪同Eliz (我的代女) 到聖保祿堂上主日學,她很不習慣香港的環境,哭了一陣子後就一直摟著 Patrick 她的爸爸不放,默不作聲。Patrick 對我說 Eliz 因發高燒,差點兒不允許離開 Sydney,回港剛一個星期,由於未退燒只上了一天課堂,期盼Eliz 能適應香港的生活,一家人早日團聚。

Eliz 帶了一份禮物給我,是普世青年節的紀念首日封,內附一個金幣刻有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圖像,很是精緻。之後,我參與感恩祭,范神父邀請了一位參加 Sydney 世青的少年作分享,真的是一個很巧恰的安排。今天是我第三次往聖保祿堂參與彌撒,每次都遇上「奇妙」的經歷。彌撒後,我急不及待向范神父訴說「今次」驚喜的事,能夠得到天主的特別眷顧,非常感恩!

隨後,范神父安排了一個「聖保祿傳教之旅」的簡介遊,導賞員的講解很精辟,有朝聖相片、路線圖和短片介紹。怎料當導賞員陳述保祿從米肋托打發人到厄弗所,請教會的長老到來話別一事時 (宗20:17-38),「眾人都大哭起來,並伏在保祿的頸項上,口親他。」范神父突然有感而發,問我們是否明白保祿當時的心情... 我深信除了 Type 1 (完美主義者) 外,其他人很難觸摸到保祿複雜而矛盾的心情 (mix feeling) , 我認同范神父的推斷,因為軟弱時候的 Type 1 是切望他人的關心,有了支持才會引發强大的動力。

我是於去年五月參與舊約聖經朝聖時認識范神父的,他與我傾談的第一個話題是伯多祿,當時是在香港離境機場的一所餐廳,我還清楚記得他問我的第二個問題是「九形人格」,我坦然答道:「一仔」。他回覆:「我也是。」我就取笑他說:「我覺得你似八仔多啲!」大家可以說是一見如故。

希望藉保祿的行事,我能「領悟基督的愛是怎樣的廣、闊、高、深。」弗3:18

2008年9月6日星期六

不要「高看這個,鄙視那個」格前4:6

中午我帶同 CoCo 到何文田 SPCA 針灸,Dr. Patricia 也認同 CoCo 的狀態較兩星期前差,除了腳步浮浮外,身體有輕微傾側,所以要維持每星期一次的療程,不可偷懶!由於 Dr. Patricia 將會放大假,另一位針灸科醫生Dr. Susie 的 booking 又爆滿,CoCo 最快要在三個星期後才可以繼續療程。我正在惆悵之際,發現人們原來早已得悉 Dr. Patricia 要放假,一次過預約了數星期的療程,怪不得沒有空檔啦!這樣的預約制度真的很有問題,正當我想開口「反映」,我覺察到其他寵物主人比我更需要 SPCA 的服務,他們哀求工作人員給予一個方便,waiting list也不介意。我頓時怒氣全消,也對自已的狹隘思想感到慚愧,天主對我聖善無比,既然針灸已證實對 CoCo 有幫助,我理應轉往私家動物醫院求診,讓其他可憐的動物能夠受惠。

回家後閱讀今天的褔音, 路6:1-5 (安息日門徒掐麥穗吃) 再次提醒了我原則和律法是僵硬的,要暸解和實踐其中的真諦,我們要顧及他人的需要。伸張正義不一定要揭露他人的瘡疤,耶穌也沒有直斥法利塞人的偽善,同意嗎?

2008年9月5日星期五

審斷我的只是主

我於1991年第一次往歐洲旅行,在途中飛機遇上氣流,在急降後被雷電擊中,我目睹電光擦過機翼的一刻;接著的數年我每次坐飛機就不適,頻頻嘔吐。由於工作關係,總少不免要出外公幹,我漸漸克服了這畏懼。今次朝聖之旅使我這久遺了的病態又復發,由香港至馬爾他的機程需時20小時,中途於杜拜轉機,在塞浦路斯稍作停留才飛往馬爾他。或許是機艙的温度太低,我著了凉,加上一些無明的恐懼 (我怕再訪羅馬),我整個旅程都陷於焦慮中,沒有食慾之餘,又經常嘔吐和瀉肚子,精神在緊張狀況下,我的氣管變得敏感,服用藥物也幫助不大... 是的,我又在朝聖期間病倒了。

正如在數月前的復活節,吳神父責駡我說:「在行程中病倒的人,就不應跟著大隊去朝聖...」今次神父重覆地說了同樣的話,更甚的是他叫我「去吊頸死!」在聖經中豈不是只有猶達斯是吊頸自殺而死的嗎?我是一個出賣主耶穌的人嗎?因為神父的譴責,我痛哭了一場,整晚也無法入睡,很感激 Becky 在旅途中的支持和安慰,我知道她是唯一真心關懷我的人。

我很喜歡今日保祿書信的一句話: 「我雖然自覺良心無愧,但我決不因此就自斷為義人;那審斷我的只是主。」(格前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