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0日星期二

平息風浪

今天的福音講述耶穌平息風浪,心想兩個星期前的主日 (谷 4:35-41) 不是讀過了嗎? 細讀《瑪竇福音》的記載,我竟然感受不到門徒們兩種不同的驚懼 (瑪8:23-2),才察覺到讀經是選自不同的對觀福音。

根據《瑪竇》的描述,耶穌是先上船,門徒緊隨在後,很有尊師重道的味道,與《馬爾谷》稱「我們渡海到對岸去」,門徒與耶穌「一起」不分尊卑是有差異的。到了狂風大作,《瑪竇》記載門徒喚醒耶穌說:「主!救命啊!我們要喪亡了。」門徒呼求耶穌是主,而《馬爾谷》是埋怨的語調:「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在生死存亡之際,門徒仍未洞悉救世主在身旁,恐懼悠然而生,我現在才明暸這道理!

《瑪竇》與《馬爾谷》在舖排上也有分別,《瑪竇》著眼於信德,敍述耶穌先責斥門徒說:「小信德的人啊!你們為什麼膽怯?」(瑪8:26),之後是風和海,結果是門徒、風和海也聽從了主耶穌。《馬爾谷》則描繪風是罪魁禍首,耶穌先叱責了風,再叫海不要作聲,風接著就停止了,海面遂大為平靜,最後才教訓門徒說:「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谷 4:40)

「上主,你儘管對我試驗,對我查考,你儘管對我的五內和心臟探討:原來你的慈愛常擺在我眼前」(詠 26:2-3)

2009年6月29日星期一

使一切人都能聽見 (弟後 4:17)

今天是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節,《讀經一》選讀宗徒大事錄12:1-11,一看內容我的一個迷團被解開了。事情是這樣的,在希臘朝聖時,吳神父解說保祿在斐理伯被囚,他經驗的異象和及後被釋放的奇蹟 (宗16:24-26),與《宗徒大事錄》2章 (?) 記述伯多祿被囚的相似,這是路加的刻意安排,暗指保祿和伯多祿都是「超等宗徒」 (格後11:5),保祿的使命是要在歐洲向外邦人傳教,而伯多祿要留守亞洲,照顧猶太人和選民。可是,第2章是論及伯多祿講道,引述岳厄爾先知預言上主「要在天上顯示奇蹟,在下地顯示徵兆…」我估計我是聽錯了章節,有說是第4, 5章,因為是講述被囚的事,的確天使曾從獄中救出了宗徒,卻沒有提及異象。我一直遺憾的事今天終於找到了答案,應該是12章不是2章吧!

今天的褔音選自《瑪竇福音》,陳述耶穌立伯多祿為教會的磐石 (瑪16:13-19),西滿伯多祿明認耶穌是:「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瑪16:16) 。他真是一個有福的人,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他,而是我們在天之父。我也不期然想起高修女在昨天講述保祿的「人情」時,提及保祿像耶穌一樣能全心投入週遭的人和事中,修女以《瑪16:5-12》舉例 (即今日福音的前部份) 說明耶穌以人們熟悉的酵母 (壞份子) 來警示門徒要提防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教訓,惟門徒們聯想到麵包,議論他們忘記帶餅的事。對於耶穌的兩次增餅,門徒們清楚記得分別收滿了幾籃碎塊,箇中的意義卻不瞭解! 我想在場的聽眾,應有一半以上知曉收集了12和7籃子的碎塊,但沒太多人記起耶穌有關「酵母」的提問吧!


我對碎塊的理解:
天主的思寵是會公平地對待所有的人,不分選民 (12)或外邦人(7),祂的思寵為我們肯定是足夠的。

十二籃子 -- 猶大十二支派
七籃子 -- 原居於以色列的七個外邦民族。「當上主你的天主領你進入你要去佔領的地方,由你面前驅逐許多民族,即赫特人、基爾加士人、阿摩黎人、客納罕人、培黎齊人、希威人和耶步斯人,那七個比你又多又強的民族...」(申7:1)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女兒,妳的信德救了妳! (谷 5:34)

在昨天,高夏芳修女的「保祿的壯志柔情」講座,與「聆風樂禱」撞期,我正在掙扎應如何取捨之際,被范神父急召幫忙,故此我兩個聚會都沒有參與。朋友們未見我出席高修女的講座就催促我今天要參加,其實我有點猶疑,因為這年來舉辨的講座能對我起了轉化作用的,實在寥寥可數。

高修女今天講述保祿柔情的一面,她引證的事例和聖經章節我巳略知皮毛,但經修女整合後以另一角度去演繹,我有新的體會,她以耶穌在約旦河排隊受洗,和耶穌的族譜,來闡述耶穌是按部就班插入人類的歷史中;又以駕車衝紅燈遇上交通警察為例,警察問:「你看不見交通燈巳轉成紅色嗎?」司機答說:「我只是看不見你站著 (糟糕了)」,讓我領略到若能把法律寫在心頭上,不在約束下活出法律的精神,就能達至「懷有基督心神」的境界。

令我最意外的是,修女以高山來解拆《羅馬書》的結構,一言兩語把《斐理伯書》二章《基督論》,由上而下 (空虛 -- 奴僕的形體 -- 貶抑 -- 聽命 -- 死在十字架上的不斷謙抑自下) 和由下而上 (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 的思想表達出來。還有,在《格林多前書》十三章的《愛德頌》,修女論及擁有不同恩寵而「若沒有愛」,到正面的愛、負面的愛、全面的愛,再呼應早前陳述的恩寵都終必消逝,重申只有愛是永存不朽!能夠在下雨天讓靈魂曬一曬太陽,真的很舒暢!

談到今天的福音 (谷 5:21-43) ,明顯的是講論信德,但我總覺得在真理的背後,有錯謬的思想籠罩著恩寵的光輝。會堂長雅依洛要求耶穌給她的女兒覆手,好使她康復回生;而患血漏的婦人,認為要一摸耶穌的衣裳,她必然會被治癒的。耶穌要觸踫病者才能醫治他們嗎?根據《馬爾谷福音》的記載,耶穌在遇上會堂長雅依洛之前,在葛法翁巳行了四個治病的神蹟 (列於下),其中一次祂只憑一句話,「拿你的床,回家去罷!」(谷2:11) 並沒有與人接觸,癱子便如常地行走。

1. 伯多祿的岳母發燒,耶穌握往她的手,扶起她來,熱症遂退了。 (谷1:30-31)
2. 耶穌伸手撫摸癩病人,他就潔淨了。 (谷1:41-42)
3. 四人拆穿房頂,把癱子縋縋放下,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癱子遂起來行走。(谷2:5)
4. 在安息日,耶穌命枯手人伸出手來,他聽命一伸,就痊癒了。(谷3:5)

我猜想患上血漏病是不潔的人吧? 這婦人膽敢走進人群中,就如《路加》七章所述以淚水為耶穌洗腳的罪婦,她們採取的行動體現了真正的信靠,使耶穌動了憐憫的心。所以,使我們與主結緣的是信德!

2009年6月27日星期六

照你所信的,給你成就 (瑪8:13)

今天選讀的福音 (瑪8:5-13) 講述耶穌在葛法翁治好百夫長的僕人,竟給我莫名其妙的安慰,一個沒有印象卻有點似曾相識的故事,另一次見證了信德和關愛觸動了主耶穌,憑藉祂的一句話 (無需覆手或面對面的接獨),病者就能奇蹟地痊癒,相類似的事例,如谷2 治好癱子、若4治好王臣的兒子。更有意義的是上主以瑪8:8回應了我的疑慮,彷彿在說:「妳若認為不堪當我到妳心裡來,只要我說一句話,妳的靈魂就會痊癒,妳相信嗎?」

《讀經一》講述天主藉三位過客又顯現給亞巴郎,亞巴郎熱情招待到訪者,客人向亞巴郎透露他的妻子撒辣必要有一個兒子。撒辣在帳幕後聽到三人與丈夫荒謬的對話,遂心裡竊笑。奇怪的是客人洞悉一切,知道撒辣的不信,問道:「撒辣為什麼笑?且說:像我這樣老,真的還能生育?為上主豈有難事?」(創18:13) 撒辣的思念被揭穿後害怕起來,推搪說:「我沒有笑。」但是提問的那位再說:「不,你實在笑了」。或許上主藉許諾來挑戰撒辣的思念、考驗她的信德,在撒辣遲疑的時候,上主的使者還孜孜不倦揭示撒辣的不是,這是何等的恩寵。

2009年6月26日星期五

你當在我面前行走 (創17:1)

今天的《讀經一》緊接著昨天的敍述,上主祝福撒辣並應許她要給亞巴郎生一個兒子,名叫依撒格,上主要與依撒格和他的後裔訂立永久的盟約,這無形中肯定了撒辣的正統身份。屈修女解釋撒辣得到天主的揀選,「人民的君王要由她而生」(創17:16),與她的能力,擁有多少人性的優劣、功德或罪過,是善人或是惡人,其實是拉不上關係的,因為恩寵就是白白的賜予。當天主參與人類的生活,與人交往,一切都因著上主的臨在成為聖的。

修女又問我們,對於天主的恩賜,我們該怎樣回應呢?創17:1 給我一點警示,上主顯現給亞巴郎對他說:「我是全能的天主,你當在我面前行走,作個成全的人」。我一向認為天主在我的前面引領著我,我只是一個追隨者,創世主與我是在不同的空間或境界中,但天主竟要亞巴郎在他「面前行走」 (Live/Walk in His presence),天主正與我同行,我相信嗎? 我「該考查考查自己,是否仍站在信德上」(格後 13:5)。

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

你看怎樣好,就怎樣待她吧! 創16:16

今天的《福音》重申上主要憑我們的果實判斷我們,又闡明「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瑪7:21)。《讀經一》講述依市瑪耳的誕生,眼看亞巴郎的妻子撒辣,與撒辣的婢女哈加爾的猜忌和敵對行為,就如毒蛇的種類,是那些作惡的人。哈加爾有身孕後,以為母憑子貴看不起自己的主母撒辣,撒辣受不起羞辱向亞巴郎要求上主的判斷,亞巴郎遂按法律讓撒辣決定她婢女的命運,任由撒辣虐待巳懷孕的哈加爾,且把她趕走,這符合天父的旨意嗎?

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

聖若翰洗者誕辰

我們在今天慶祝聖若翰洗者的誕辰,天主特別揀選了若翰,要他作聖子基督的前驅,也提醒我叫我不要高舉自己,若翰「不是那光,祇是為給那光作證」(若1:8)。昨天罕有地沒有寫網誌只是因為寬頻連線出現了問題,我尚算安好 (未死得) …寬頻復修後,但家居電話又無法運作了! Let it be!!!

聖若翰洗者也使我記起第一次到訪以色列,在聖母訪親堂發生的瑣事,導遊說這聖堂建於山腰是為紀念聖母探訪表姊依撒伯爾,相傳是匝加利亞與依撒伯爾的房子,在山腳建有聖若翰堂,是紀念若翰出生的地方。我的第一個疑問是:為何若翰不是在家中出生的呢? 在聖母訪親堂內存放有一塊大石,說是黑落德王要屠殺嬰孩,年老的依撒伯爾帶著若翰逃難遇上羅馬士兵,她遂向上主求救,有一巨石突然打開了,讓她們倆母子躲藏起來… 聖堂內的大石只是僅存的一小部份,我遂問聖經中有記載這件事嗎?

眾多的疑問反而造就了我在半年後重訪聖地,迷團解開並不表示我認識了聖經,聖言不是知識,是要深入的交往才能通曉的道理,日新又新。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吳神父在帶領朝聖團時闡釋若翰誕生和命名的意義,要我們反省:人與人間的溝通往往產生誤會,這會是我們固執心硬,如匝加利亞的鄰居和親戚們,有耳聽不到、有眼看不見嗎? 【以下是我的筆記】。

猶太人所指的永生是靈魂升天,在耶穌時代的以色列人對永生的概念有點不同,他們認為靈魂在人死後會留在他的子孫身上延續下去,故此當有長子出生,他們習慣以父親或祖父的名稱為小孩子取名,沒有子嗣承襲自己的名字就等同沒有永生。

匝加利亞到了老年仍沒有孩子,後繼無人是「人間的恥辱」(路1:25) ,也賞不到永生,當「鄰居和親戚聽說上主向她大施仁慈,都和她一同歡樂」(路1:58) ,親朋戚友來到見證小孩的割損,在恭賀匝加利亞和依撒伯爾之餘,也論及為小孩子的取名,其實大家心裡有數,照傳統這嬰孩要起名匝加利亞,以他父親的名字來延續永生。當依撒伯爾要稱小孩為若翰時,眾人遂說「在你親族中沒有叫這個名字的」,並向匝加利亞打手勢徵詢他的意願。匝加利亞因為質疑天使的話,上主要給他生一個兒子,被罰成了啞吧,匝加利亞的聽覺是正常的,並不是聾子。換言之,親朋戚友與依撒伯爾的對話,匝加利亞理應完全明白,人們卻以打手勢與匝加利亞溝通,啞吧就是聾子,這是人的偏見,還是妄下判斷呢?

匝加利亞要了一塊小板,寫道:「若翰是他的名字。」眾人都驚訝起來 (路 1:63)。匝加利亞明白他的這位兒子要肩負著特別的使命,要把悖逆者轉向義人,歸向天主,不是延續家族的永生,因為舊時代將要成為過去,若翰象徵新的時代,新的名字、新的生命、新的開始。我能否擁有匝加利亞的智慧去辯識天主的旨意呢?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不要判斷人

今天的福音選讀《瑪竇福音》7:1-5,囑咐我們「不要判斷人,免得我們受判斷」。從前我滿以為自己是一個實話實說,不會搬弄是非,連人家的閒言閒語也不愛聽的人,「判斷」的弊病與我無關。其實,判斷的權是屬於天父,我們不可妄下斷語,如斥責犯了滔天大罪的人必落地獄,或褒揚某人必升天堂,這些都是不當的行為,只有天父才能定斷的事。

我也常猜疑以寬宏的尺度量他人的可行性,憂心對方或會吹毛求疵,處處斤斤計較,更甚的或會乘機把我置諸死地,寬恕體諒他人反而自招沒趣,很可憐!我若選擇默然不語,又被指斥不知悔改、高傲、不合群。每每在心灰意冷時,我會提醒自己,我用什麼尺度量他人,天主也用同樣的尺度量我,喜樂吧! 生活不是求問心無愧,是能有效地辨別心中的感覺和思念,找出自己眼中的大樑,如亞巴郎的聽命,獻上虔敬的生活。

2009年6月21日星期日

為什麼你這樣膽怯? (谷4:40)

今天的主日福音是耶穌平息風浪 (谷4:35-41),林神父在講道中說門徒經歷了兩次的惶恐,第一次是怕喪亡,因為當時狂風大作,大浪要湧進船裡;第二次是在耶穌平息風浪後,門徒驚懼耶穌的大能,風和海也聽從祂。

數天前我還不斷問自己,我有勇氣再去朝聖嗎? 到了今天我清楚地知道病患、死亡威脅、被斥責、冷言冷語…也阻止不到我的決定;我如門徒一樣,所驚懼的是看見無法明嘹的事理,知道是主耶穌行的大事後,反而不知所措。就如我於3月17日閱讀《達尼爾先知書》,那三位青年被投進火窯中的讚美歌,使我聯想到方濟的「太陽歌」,當刻我的感覺是喜悅的,但當知道兩者確實是相關後,我卻逃避不敢相信,這困擾一直持續至3月24日,在當天的網誌中我寫道:「當我知道《達尼爾先知書》中三青年對上主的讚誦,與方濟的太陽歌有著微妙的關係後,我一直都感覺不安,好像要逃避一些東西似的,我連主日彌撒也推至星期日黃昏才參與,也有兩天沒有誦唸玫瑰經了,就是不想與天主接觸…」我捨棄了天主七天後 ,祂奇妙地以當天的讀經把我從深淵中拯救出來! 可是,我未能引以為鑑,在朝聖時重蹈覆轍。

還有的是,我於3月8日無意中多寫了一篇網誌解釋我對「耶穌的面貌」的看法,不經意間做就了我對153篇的冀望。今天再看自己曾記下的東西,其實天主十分眷顧我,在朝聖旅程中,天主以不同的面貌向我展示,遺憾的是我「從人的角度判斷人」(格後5:16)…

2009年6月20日星期六

身體上的一根剌

由於媽媽抗拒做手術切除胃部腫瘤,院方遂安排她定期覆診,昨天接了媽媽出院,可是今天她又再次入院,原因是糖血過低在家中暈倒,我懷疑這是院方疏忽要病人連續兩天禁食所致,未能在一天內安排內窺鏡和CT檢驗有關。無奈的是,媽媽現在又回歸基本步,重新檢驗,由腦部開始…「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保祿在昨天的讀經中陳述了他經歷的憂苦,在煎敖中他領略了一個道理,基督往往在人軟弱的時候彰顯祂的力量。所以,保祿向格林多的信友說:「我為基督的緣故,喜歡在軟弱中,在凌辱中,在艱難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因為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格後12:10)。或許,保祿常自誇得到上主的顯現和啟示,自視不亞於耶穌召選的宗徒,天主才在保祿的身體上給了一根剌,免得他過於高舉自己。

還記得在朝聖的最後一天,我們在雅典的聖保祿堂 (前主教的府第) 舉行感恩祭,我在屈膝俯首祈禱時,看見前行座位上有一個與聖保祿相似的圖像,我曾與香港的團友分享這相片,大家也說這木紋很特別,好像是左手握著聖經的保祿宗徒。梁神父卻當頭棒喝告戒我說:「妳不會貿貿然看到保祿宗徒,這是使命…」也許,這是天主在我的身上種下的一根剌,要我牢記祂真實的臨在。

今天是聖母無玷之心紀念日,求上主因聖母的代禱,改造我的心靈,使我也體驗到祢的生命不斷在我的身上成長,成為祢光輝燦爛的殿宇。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2009年6月19日星期五

耶穌聖心

今天是耶穌聖心節,教會安排在聖體聖血節後的星期五慶祝。《讀經一》是《歐瑟亞先知書》11:1,3-4,8-9,吳神父解釋這篇讀經強調的是愛,有關人的罪和上主懲罰以色列民的章節因而沒有選讀。天主因著愛才召叫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四十年在曠野,上主無時無刻都是以「愛情的帶子牽著他們」,以「雙臂抱著」他們, (歐11:3-4),如同耶穌聖心的愛。可惜,以色列民在受磨難時,卻不理會是誰照顧了他們,對於一切白白得來的恩賜,感受不到,並沒有在信仰中成長,神父叫我們反省!

我在當刻就想起【沙灘上的足印】的故事,當人心亂如麻、在困難和逼迫中的時候,發現沙灘上本是有兩對足印,一對是我的,另一對是主的,現只留下一對足印,就很自然會埋怨被上主拋棄了,又怎會想到耶穌正披帶著我們的苦難,抱著我們「有如高舉嬰兒到自己面頰的慈親,俯身餵養他們」(歐11: 4) 呢?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固然要仗賴聖神的啓迪才能「領悟基督的愛是怎樣的廣、闊、高、深」(弗3:18),也得依靠一些如保祿宗徒蒙受上主恩寵的人,來「宣佈基督那不可測量的豐富福音,並光照一切人,使他們明白,從創世以來,即隱藏在創造萬有的天主內的奧秘」(弗3:8-9)。

平日讀經是選讀《格林多後書》11章,論及保祿自誇勞苦及軟弱,痛苦是真宗徒的記號,感覺是另類的鼓舞,非常有意思。

「若有人在什麼事上敢誇耀──我狂妄地說:我也敢。他們是希伯來人?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我也是。他們是亞巴郎的苗裔?我也是。他們是基督的僕役?我瘋狂地說:我更是。論勞碌,我更多;論監禁,更頻繁;論拷打,過了量;冒死亡,是常事。被猶太人鞭打了五次,每次四十下少一下;受扙擊三次;被石擊一次;遭翻船三次;在深海裏度過了一日一夜,又多次行路,遭遇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由同族來的危險、由外邦人來的危險、城中的危險、曠野裏的危險、海洋上的危險、假弟兄中的危險;勞碌辛苦,屢不得眠;忍饑受渴,屢不得食;忍受寒冷,赤身裸體;除了其餘的事以外,還有我每日的繁務,對眾教會的掛慮。誰軟弱,我不軟弱呢?誰跌倒,我不心焦呢?若必須誇耀,我就要誇耀我軟弱的事。」(格後11:22-30)

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

有天主知道!(格後11:11)

我埋頭苦幹了兩天,終於完成了梁神父著作的初稿,手執著79頁八萬多字,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大清早到了醫院探望媽媽,她因要作檢查被迫餓了兩天,遂忍不住對護士說:「我肚餓」,護士卻回應道:「吊鹽水是不用吃的!?」,媽媽或許「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垂允」(瑪6:7);事實上,嘮嘮叨叨對心冷的人是起不了作用的。醫生巳約了我明早會面傾談媽媽的病情;我會牢記無論結果如何,我也不應猜疑天主的愛。

下午協助范神父整理土耳其的朝聖相片,晚上約了梁神父、Nina 和 Sam 吃飯。在回家的路上,我才發覺自己疲倦不堪,似乎不能自主。我相信在我求上主以前,祂已知道我需要什麼。

2009年6月17日星期三

不要心痛,也不要勉強 (格後9:7)

看了每日聖言後,我想… 今天我能有感謝天主的心情 (格後9:11) 嗎? 不知是院方的無心之失、是麻木不仁、還是美麗的誤會,媽媽仍未安排做電腦素描,原因是要先行付款才會排期,我遂問院方為何不開發賬單呢? 答案是:星期六下午休息。怪不得媽媽在星期六離院時,我們巳主動查詢在那裡結賬,護士回應賬單會郵寄,只囑咐媽媽星期三回院前不可進食,卻從來沒有提醒我們要回院預繳費用。我問護士:「那麼我媽媽今早幹的是甚麼檢驗?」「噢!是內窺鏡。」我遂問:「與上星期做的超聲波檢查有何不同呢?」「上次是胃,今次是食道。」難道醫護人員真的無需諮詢家人的意見嗎? 病人的尊嚴何在? 很失望、很心痛。

下午返家時,在大堂遇見郵差伯伯,原來我上星期在離開雅典前寄的明信片剛到達,我每次朝聖都會挑選一聖經金句寫在明信片上寄回給自己,自己也不知何解選取了「我們現在是藉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的觀看了。我現在所認識的,只是局部的,那時我就要全認清了,如同我全被認清一樣。現今存在的,有信、望、愛這三樣,但其中最大的是愛」 (格前13:12-13)。或許我在當刻巳進入那看不見的事理中,想提醒自己即使失掉希望,無法建立互信的關係,也不可以沒有愛。

2009年6月16日星期二

我們是成全的 (瑪5:48)

早前答應了梁神父協助他整理一份與《若望福音》有關的著作,昨天接了手稿,有點老鼠拉龜,竟不知從何入手。三份二的著作雖有舊的文字檔案,但修改內容很費神,人名、地名,及至聖經章節,都與慣常應用的不同,慶幸今天巳完成 35,000 字,約書本三分一的篇幅。我一直都強迫自己要在媽媽動手術前,完成手上的工作。朝聖筆記草草了事,還欠相片未整理;土耳其保祿之旅的資料搜集工作已被我擱置在一旁;還有五天聖經默想未開工… 一切巳超過了我的力量。難道天主「要藉別人的熱情來試驗你們愛情的真誠」?(格後8:8)

2009年6月15日星期一

不要白受天主的恩寵 (格後6:1)

保祿在書寫《格林多後書》時正值晚年,巳受盡迫害和痛苦,他「有如天主的僕役,就是以持久的堅忍,在艱難、貧乏、困苦之中,在拷打、監禁、暴亂之中,在勞苦、不寢、不食之中」(格後6:4-5) ,卻常常喜樂,仍能使許多人富足,這真是特殊的神恩。對於曾傷害過我的人,我雖不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卻甚少會先走前一步尋求和解,為避免再受詆毀。我就是那些不能與天主合作的人嗎?所以,不堪當獲得祂的俯允和幫助吧!

2009年6月14日星期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

今天是聖體聖血節,這奧妙的節慶於我來說有何意義呢? 是苦難的紀念吧! 今早約見了醫生,傾談的內容只是圍繞為媽媽做電腦素描的事,因為院方似乎巳決定要施手術割除腫瘤,並未給予其他選擇,電腦素描是為確定腫瘤的位置和尋找其他未被發現的怪組織,割除腫瘤之後才診斷腫瘤是良還是惡,我們有點疑惑卻無計可施。由於經政府排期做電腦素描約3-4個月,願意自行付款則只需3天,有病在身怎能等待4個月呢? 我們遂約了星期三上午做電腦素描,切除手術將稍作安排,我的身心都十分疲累,想起爸爸卧病的經歷,CoCo 在 SPCA 的被忽視,像是要等待歷史重演。

我曾問主診的女醫生腫瘤有多大,她只冷冷的指著超聲波的影片回應說:「約 2cm。」我追問:「是屬於大還是細呢?」她依然答說:「就是2cm囉!」她真有點麻木不仁,但卑微的病者能作什麼呢? 還有的是,院方前天巳切除少量的胃部組織作化驗,也抽了血,我們只好奇地問醫生其作用,她竟說部份是為教學用途,報告要等七個工作天才有結果,極之無奈!

主日讀經二《希伯來書》9:13-14說:「假如公山羊和牛犢的血,以及母牛的灰燼,灑在那些受玷污的人身上,可淨化他們得到肉身的潔淨,何況基督的血呢?他藉著永生的神,已把自己毫無瑕疵的奉獻於天主,他的血豈不更能潔淨我們的良心,除去死亡的行為,好去事奉生活的天主?」圖中就是獻祭的祭台,是我於日前在雅典拍攝的,我覺得祭台雕刻的是公山羊,神父卻說是牛犢。是羊是牛見仁見智,獻祭的精神不在於祭品的種類,重點在於純淨,我們能否毫無瑕疵地以生活事奉天主。

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非常悲痛的一天

我今天不斷問自己,我還有勇氣再去朝聖嗎? 爸爸在陪伴我參與北歐、波蘭、露德的首次朝聖後患病離世,而在我參與若望福音朝聖前老爺去世,若不是有駱神父的幫助和戴神父的諒解,我根本無法成行;可是,在回港後舅父和姨母 (媽媽的弟弟和妹妹) 在同一天病逝。接著的兩次朝聖,我都抱恙病倒,犧牲的卻是心愛的狗兒。在今次朝聖後,遭殃的是媽媽,她突然發病入了醫院,今天下午證實胃部有腫瘤,明天會清楚知道是良性或是惡性。今天是非常悲痛的一天,《讀經一》說天主「將這和好的職務賜給了我們」(格後5:18),難道是我辦不成,天主要追究我的過犯?

2009年6月12日星期五

力量來自天主

我忙了一個早上,回到家中巳是12:30,發現今天選讀《格林多後書》,標題是「力量來自天主」,我才決定上聖經課。的確,人是軟弱的,正如吳神父所說像是瓦器一樣,但各人都有寶貝撐著我們,那就是望德和信德;所以,「我們在各方面受了磨難,卻沒有被困住;絕了路,卻沒有絕望;被迫害,卻沒有被棄捨;被打倒,卻沒有喪亡」(格後4:8-9)。我們要注視的目標是要「使獲得恩寵的人越增多,感謝也越增加,好歸光榮於天主」(格後4:15)… 這一切我都認同。及至,他論及人若終日愁眉苦臉,不能融於團體中帶給人歡愉,便不能彰顯天主的光榮,這點我不苟同。我們「所宣講的天主子耶穌基督,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個『是』(格後1:19),難道唔開心也要扮樂觀,才是真基督徒嗎?

在課堂後,Nina 遞上4粒 Celebrex 給我,這是一種要醫生處方的消炎藥,我當刻真的很感動,我曾對她說過不會再上聖經課,想不到她依然為我準備了這藥物,還帶來朝聖時購買的書籍,讓我先閱讀。還記得在朝聖的最後一天,我的喉嚨非常疼痛,但隨身只有一粒 Celebrex,在服食期間,Nina 轉頭與我們傾談,我才知悉她手腕發炎,每天都要服用 Celebrex,卻是沒有剩餘可以給我。接著,Nina 發現梁神父也在服藥,其中也包括 Celebrex,梁神父也似乎只剩下一粒,他並沒有服用卻送了藥丸給我備用,只淡然的說:「這隻藥對我巳不奏效,不吃也無防」,可見,天主的德能在軟弱中纔全顯出來 (格後12:9),「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瑪5:4),軟弱扮堅强是無濟於事的!

2009年6月11日星期四

「請往馬其頓去,援助我們罷!」宗16:9

期望與現實總有距離,因為我的思念,不是天主的思念,我的行徑,也不是天主的行徑。

朝聖還未開始我巳感覺壓力重重,在到達雅典 (Athens) 機場後,我們遺失了梁神父,慶幸在入境櫃臺前的長長人龍中尋回這位80歲的老人家,真的把我嚇到半死。我們接著轉機往得撒洛尼 (Thessaloniki) 去,在保安檢查處,關員在搜查我的手提行李時,强行要開啓一份密封的文件,我與他們發生爭抝,最終也允許他們拍下一張 X光照才能離開,未與大隊會合我巳三魂不見七魄。今次朝聖之旅的主題是「透過痛苦作見證」,我的確經歷了10天的悲痛、心碎、失落和無助,回港巳一天了,我此際的心情比起兩年前決定要離開聖母軍時更沉重。

痛苦的事我不想憶述,為基督作見證我又談不上,只想寫下一點有關異象的反思。《宗徒大事錄》16章9節記載保祿在特洛阿見了一個異象,他看見一個馬其頓 (即現今的希臘) 人站著,請求他說:「請往馬其頓去,援助我們罷!」究竟保祿從何得知這是往馬其頓的召喚呢? 是他早巳認識馬其頓人的傳統裝扮嗎? 學者對於這個馬其頓人有著不同的演繹,有說保祿看見的人是享譽盛名的亞歷山大帝 (300 BC),有說是馬其頓的守護天使,保祿因而能推知要往馬其頓去。可是,實情是如斯簡單的嗎? 我們單靠聖神的推動就能成事嗎? 這異象驅使保祿作出愛的行動,走到歐洲去傳揚福音,又是甚麼引發保祿去愛呢? 這是我在雅典時不斷思考的問題。我又想保祿被遺棄,獨自一人在雅典傳教,置身於這個滿天神佛、道德淪亡、文化藝術興盛的大都會,保祿曾否質疑自己的使命呢? 主,祢要我幹甚麼? 保祿在雅典只作短暫的逗留,及後往格林多去了。在夜間,主藉異象堅固保祿說:「不要害怕,只管講,不要緘默,因為有我與你同在」(宗18:9-10)。我渴望上主也可以在格林多給我一些啓示,但事與願違,我依然是漫無目的地追隨著保祿的足跡,不知所為何事。

朝聖團在離開格林多後返回雅典,我們到了博物館參觀,館內是嚴禁使用閃光燈攝影的。在一所陳列宙斯 (Zeus) 銅像的展館中,有一男仕以閃光拍照,被館內的一位職員發現,迅速地被隸捕並強加遣責,我們隨隊的當地導遊示意這人不是屬於我們的團體,再次提醒我們不可啓動閃燈裝置。說時遲那時快,梁神父舉起相機,用閃燈拍下了一張照片,博物館職員非常憤怒,瘋狂地破口大罵,要求刪掉有關相片,梁神父有點惶怒不知所措,而吳神父和導遊沒加理會,帶領團友們向另一場館走去,我遂在職員的面前把圖片檔案除去,怎料職員見相機中還有其他宙斯的照片,迫令梁神父要把所有相片刪除,梁神父解釋先前的照片是沒有使用閃光燈拍攝的,他只是不輕意地關掉照相機,重新開啓後忘記關閉閃光裝置而巳,職員卻變本加厲無可理喻,團中的年青人見這職員有心挑剔,就不瞅不睬拉梁神父離開場館,我怕被遺棄也緊追著他們與大隊會合。

之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我轉身望了那位希臘博物館職員一眼,看見他憂苦的面容,不知是神推還是鬼使,我向他走去,並未發一言,他已滔滔不絕地向我解釋這是他的職責,場館內有 CCTV,他曾被管理層警告沒有阻止遊人使用閃燈拍攝,若然再犯便不獲續約。他又不滿意我們的希臘導遊敷衍了事,沒有好好監管團友,令他增添麻煩,或會因失職要賠上一份工作… 保祿宗徒在異象中遇見的馬其頓人也是面帶愁容,需要援助的可憐人嗎?

還記得我對這位職員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請你相信我」,我們不是明知故犯的人,也告訴他梁神父巳80歲了,剛才發生的事只是無心之失,希望他能諒解。看見他開懷了,還有一絲笑容,我便準備離開。他卻猶疑地問我:「妳 (真的) 是他 (梁神父) 的女兒嗎?」我否認,他再問:「是孫女兒吧?」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錯解了 Father的意思,我不禁笑了出來告訴他Father 是指 Priest (神父),表明我是天主教徒,見他的眉梢依然帶著笑意,我很安慰。祈求上主保守這位職員,解除他的憂苦,不可要他失掉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