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節,《讀經一》選讀宗徒大事錄12:1-11,一看內容我的一個迷團被解開了。事情是這樣的,在希臘朝聖時,吳神父解說保祿在斐理伯被囚,他經驗的異象和及後被釋放的奇蹟 (宗16:24-26),與《宗徒大事錄》2章 (?) 記述伯多祿被囚的相似,這是路加的刻意安排,暗指保祿和伯多祿都是「超等宗徒」 (格後11:5),保祿的使命是要在歐洲向外邦人傳教,而伯多祿要留守亞洲,照顧猶太人和選民。可是,第2章是論及伯多祿講道,引述岳厄爾先知預言上主「要在天上顯示奇蹟,在下地顯示徵兆…」我估計我是聽錯了章節,有說是第4, 5章,因為是講述被囚的事,的確天使曾從獄中救出了宗徒,卻沒有提及異象。我一直遺憾的事今天終於找到了答案,應該是12章不是2章吧!
今天的褔音選自《瑪竇福音》,陳述耶穌立伯多祿為教會的磐石 (瑪16:13-19),西滿伯多祿明認耶穌是:「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瑪16:16) 。他真是一個有福的人,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他,而是我們在天之父。我也不期然想起高修女在昨天講述保祿的「人情」時,提及保祿像耶穌一樣能全心投入週遭的人和事中,修女以《瑪16:5-12》舉例 (即今日福音的前部份) 說明耶穌以人們熟悉的酵母 (壞份子) 來警示門徒要提防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教訓,惟門徒們聯想到麵包,議論他們忘記帶餅的事。對於耶穌的兩次增餅,門徒們清楚記得分別收滿了幾籃碎塊,箇中的意義卻不瞭解! 我想在場的聽眾,應有一半以上知曉收集了12和7籃子的碎塊,但沒太多人記起耶穌有關「酵母」的提問吧!
我對碎塊的理解:
天主的思寵是會公平地對待所有的人,不分選民 (12)或外邦人(7),祂的思寵為我們肯定是足夠的。
十二籃子 -- 猶大十二支派
七籃子 -- 原居於以色列的七個外邦民族。「當上主你的天主領你進入你要去佔領的地方,由你面前驅逐許多民族,即赫特人、基爾加士人、阿摩黎人、客納罕人、培黎齊人、希威人和耶步斯人,那七個比你又多又強的民族...」(申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