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一由舊約的《盧德傳》轉到新約的《得撒洛尼前書》。得撒洛尼是保祿在歐洲傳教的第二站,他在這裡逗留了三個安息日 (即15至27天)。保祿寫給得撒洛尼人的書信是《新約聖經》中最早成書的經典。
在課堂上,吳神父說《盧德傳》與《得撒洛尼前書》在禮儀讀經安排上是有關連的,兩者的共通點是天主將福音交給外邦人,而外邦人願意接受這喜訊,且在信從後遵行,成為猶太人的好榜樣。「為此,我們不斷地感謝天主,因為你們由我們接受了所聽的天主的言語,並沒有拿它當人的言語,而實在當天主的言語領受了,這言語在你們信者身上發生了效力」(得前2:13)。我在當刻想起今天的福音不是講述「七禍哉」的後半部份嗎? 耶穌責斥經師和法利塞人「看來倒像義人,你們裡面卻滿是虛偽和不法」(瑪 23:28),假善人是壞榜樣。讀經一與福音也應該是相關的,好榜樣 vs 壞榜樣!
吳神父說《得撒洛尼前書》2:9-12 是保祿向信徒闡釋正確的生活態度,各人被天父委派去工作是有其價值的,我們應靠自己而生活,免得加給任何人負擔,縱使黑夜白日辛勞地幹活,也要像保祿毋忘宣講天主的福音,不求回報。神父的講解我很贊同,但我體會的這只是一個「正面」的訊息,是保祿以義人的身份作見證,我感覺在背後彷彿是隱藏甚麼似的。
根據《宗徒大事錄》的記載,「猶太人(對保祿)起了嫉妒的心,聚集了一些市井敗類,結夥成群,擾亂城市」(宗17:5),保祿寫《得撒洛尼前書》的另一目的是就猶太人的微言為自己辯護,他可能藉「勸勉、鼓勵、忠告你們 (信徒),叫你們的行動相稱於那召選你們進入他的國和光榮的天主」(得前2:12),自己也作深切的反省,提醒各人都要相稱基督聖善的生活,不可做假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