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聖家節,神父在講道中點出一個鐵一般的事實,父母不可以選擇自己的孩子,而子女亦不可以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伴侶。現今社會問題嚴重,人往往感情薄弱,有時可能為追求理想、目標,卻未能明認自己的身份。我們在慶祝聖家節的同時,要效法聖家,以主耶穌為中心維繫家庭中各人感情。我們需要終生學習,不要躲避,只顧麻醉自己是不奏效的。綜觀主耶穌在出生後,聖家逃難,直至返回家鄉,一切都來得不容易。聖家能夠跨越是因為聖母瑪利亞及聖若瑟相信主的臨在,「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中作主」(哥3:12),祂的恩典就是力量。所以,我們即使在軟弱中、在撕裂中,都要投靠主。這真正的撫慰能助我們學懂包容,好能修補崩塌的關係。
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
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
2019年12月24日星期二
主是光明
今年的子夜彌撒改在八時舉行,神父在講道中問我們是否知道教會為何揀選12月25日來慶祝主的誕生?原來希臘文化12月25是太陽神節,主耶穌道成肉身,有著眾生太陽的照耀,為世界帶希望和光明。神父的講道與主日相似:
- 綜觀救恩史,天主是忠誠的,祂遵守承諾,不斷透過先知,奇蹟異事來顯示祂的大能和拯救。我們要相信必定得救。
- 天主採用獨特的教育法,逐步去感化眾人,教導我們去明白天主的救贖,喚醒罪人的良心,轉化世界。
- 學習瑪利亞和若瑟勇敢回應,努力成就主旨。若瑟作為一家之主,體察家中各人的需要,讓天主的本性和恩寵充滿家庭,化解彼此的仇恨,那麼天下便沒有不可能的事,讓平安到臨人間。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今年聖誕與往年有何不同?
今天是將臨期第四主日,再過三天就是聖誕了。然而這個聖誕份外荒涼,像被隔絕了一樣。馮神父在講道中提及人不可因循日,並透露他早已調派到澳門服務,每月仍會抽空返港主持感恩祭一次,我才恍然大悟,明白最近由其他神父主禮的原因。神父的分享可歸納三點:
1. 天主是忠誠的,祂在創世之初許下教恩的承諾,拯救我們脫離原罪,也向年老的亞巴郎許諾子孫如天上凡星,藉此堅定我們的心志,天主是沒有忘記我們的。
2. 天主智慧非凡,以祂獨特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不斷透過先知、以民的歷史,奇蹟異事,如石女生子,貞女瑪利亞藉聖神受孕等,讓我們明白在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
3. 「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瑪1:19)。若瑟教導我們義人應有的作為,他顧及瑪利亞及天主的旨意,故沒有休退瑪利亞,讓我們體驗厄瑪奴耳,心中充滿和平。
2019年12月19日星期四
2019年12月17日星期二
2019年12月15日星期日
主與我們同在
今天是傳統的喜樂主日,觸動我的聖言是「凡不因我(主耶穌)而絆倒的,是有福的!」(瑪11:6)我以這節提醒自己,縱使因著信仰、公義而令其他人對我有所誤解,或者惹來反感,只要是真理,我都要堅持。神父在講道前問大家有甚麼東西能令我們的內心有一份喜樂,感覺開心?輔祭們認為能夠參與感恩祭已經是可喜的事,與神父的分享不謀而合。有主與我們共在「將盡享快樂和歡喜,再沒有憂愁和悲哀」(依35:10)。神父進而解釋在耶穌年代宣告的喜訊是奇蹟出現,「瞎子看見,跛子行走,痲瘋病人得到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苦的人得聞喜訊」(瑪11:5),我們或許以為這些福份與我們無關,或認為這喜訊只有一些人受惠。儘管如此,我們也會恭賀蒙福的人吧!況且,喜訊能為眾人帶來希望,給予我們對新生命的渴求。耶穌的誕生正正為世界帶來希望,我們雀躍因為生命的泉源來到人間。每當我們參與彌撒,領受聖體聖事時,要緊記主與我們在一起,懷有這喜樂能助我們跨越困難。
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
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
2019年12月9日星期一
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2019年12月2日星期一
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
裝備自己
踏入將臨期的首主日,也是新年度禮儀年的開始。在過去一年裡,四姨丈與五姨母先後離世,鬆獅犬Leo亦突然瘁死,在死亡的陰霾下,在甲年的第一篇讀經中我對這節特別留神,「你們不知道:你們的主人在那一天要來」(瑪24:42),提醒自己要醒寤。
梁神父在講道中揀選了「來!讓我們在上主的光明中行走吧!」(依2:5)與我們分享等待。在期待的過程中當目標出現,我們必雀躍萬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東西我們都期待,就如在進行身體檢查後擔心醫療評估、學生懼怕老師要見家長、長期病患者要面對死亡等。神父指出將臨期有兩種期待:(1)等待耶穌的再次來臨(世界末日);(2)慶祝聖誕,紀念主耶穌降生成人。聖誕提醒我們信仰的核心,人生的終向,死亡並不是結束。我們在世要好好準備,行善事,就是對聖誕的主動期待,在復活後能擁有永生。
2019年11月29日星期五
2019年11月27日星期三
辯駁是罪
今天下午陪媽媽覆診,仍是慣常地等待,過了預約時間近一小時,媽媽開始不耐煩發起牢騷來,我以身體語言告知媽媽要靜候。座在隔鄰的一位男士放下書本,與我閑聊起來,我向他解釋媽媽的聽力欠佳,又拒絕戴耳機,加上有腦退化,即使我大喊她亦不會明白,令我十分苦惱。我之後發現他閱讀的書籍夾著一張書簽,主題是主耶穌聖誕,特別之處是除聖家外,還有瑪利亞的父母,聖約雅敬(St. Joachim)與聖安納(St. Anne),這位男士把書簽送贈給我,藉此提醒我要關愛長輩,奉勸我即使媽媽聽力欠佳,也應該盡力以言語溝通,因為聽障人士在寂靜的空間容易惶恐。我明白錯在那裏,「你們心中要鎮定,不要事先考慮申辯」(路21:14)。
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
素人得勝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民主派大獲全勝,更有不少素未謀面的政客,因高舉反對的旗幟而首次獲得一席位,反映了普遍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不滿。我們居住的區域有三位參選者,1與3是民主派,2號傾藍親中。Louis認為3號不可取,因為在地區議事中曾與他交往,是假善人也。2號服務地區多年,經常出席會議並給予幫助,同意他的政綱,惟他親中的立場被Louis所擯棄。之後我們細閱各人的政網,1號反對興建酒店和先人紀念館,我和Louis都認為反對無理,他更呼籲房協減租來爭取選票,有點兒卑鄙。在反覆衡量後,我們決定投票給2號,認識的街坊(非房協居民)都選2號,不幸他落敗,1號獲勝。我們這區日後會否只知反對,不懂建設呢?「你們要謹慎,不要受欺騙!」(路21:8)
2019年11月24日星期日
受苦的僕人
今天是基督君王瞻禮日,我想起老虎狗Rex,今天是牠的死忌。在彌撒後我到票站投票,返家後我的右眼突然出現陰影和斑點,因視覺受礙又加上最近偶爾頭暈,便走到附近的私家診所,醫生建議我明天去看眼專科,由於情況轉趨嚴重,右眼出現閃光,我最終進了急症室,檢查後證實不是視網膜脫落,安排明天再看專科,真是受罪。
神父在講道中分享上主是受苦的僕人,他提及早期美國有一個大家庭,父親的本業是耕種,為了養活了11個兒女成為工人。他為改善生活申請西部開發計劃,最終獲得160畝土地。他們舉家移民後只能住在簡陋的屋子裏,即使努力耕種收成也很少,父母親相繼捱不住離世,5個女兒有4個病死,兒子們相繼離開,只有最小的弟妹兩個留下。多年過去,這兩兄妹轉營養鷄、畜牧,結果成功創業。神父藉此敦促我們人不能自救,我們要依賴天主的智慧去求出路,教導我們以今天福音中的這節來祈禱,「耶穌,當你來為王時,請你紀念我!」(路23:42)我們要明白天主的話必要完成,通過死亡才能獲得永生。仁愛與犧牲能為我們開拓新天新地,贏得新生命。造物者的力量能使弱者成為強者,這就是真理的奧秘。
神父在講道中分享上主是受苦的僕人,他提及早期美國有一個大家庭,父親的本業是耕種,為了養活了11個兒女成為工人。他為改善生活申請西部開發計劃,最終獲得160畝土地。他們舉家移民後只能住在簡陋的屋子裏,即使努力耕種收成也很少,父母親相繼捱不住離世,5個女兒有4個病死,兒子們相繼離開,只有最小的弟妹兩個留下。多年過去,這兩兄妹轉營養鷄、畜牧,結果成功創業。神父藉此敦促我們人不能自救,我們要依賴天主的智慧去求出路,教導我們以今天福音中的這節來祈禱,「耶穌,當你來為王時,請你紀念我!」(路23:42)我們要明白天主的話必要完成,通過死亡才能獲得永生。仁愛與犧牲能為我們開拓新天新地,贏得新生命。造物者的力量能使弱者成為強者,這就是真理的奧秘。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
2019年11月19日星期二
2019年11月18日星期一
我想看見什麼
今天的福音講述耶穌使瞎子復明,是主耶穌的憐憫促使這神蹟,祂回應了瞎子的請求,「主,叫我看見」(路18:41),而最重要的是瞎子堅定不移的信德。耶穌的醫治令我想起返港接近三個星期了,在行程的最後一晚,我們由酒店徒步至蕯格勒布市中心再折返,我步行了兩小時亦沒大問題。返港後接受跌打醫治,起初寸步難移,慶幸腳傷慢慢痊愈。我在乘搭巴士時已不用座下層,還記起數天前再次走上巴士上層,又能安然落樓梯的一刻,就如跨越了一個難關,十分鼓舞。當我反思在墨主哥耶走上聖母顯現山和拜苦路的經歷,我開始懷疑自己是怎樣成就的,不相信單憑意志就能支撐著我去完成整段崎嶇的路程,因為我的腳當時並沒有疼痛,似是麻痹了,而我面對最大的挑戰是要保持平衡,不能跌倒。求主使我認出會使我摔倒的障礙,繼續平穩前行。
2019年11月17日星期日
上主是正義的
今天彌撒多了很多熟悉的面孔,不僅是教友,連兩位神父也回歸了,還舉行了共祭彌撒。我才想起有一段日子沒有濟濟一堂,難道他們都是去了參與社會運動,他們重返聖堂,「將有什麼先兆?」(路21:7)
梁神父在講道中誓言正義的太陽必要升起,為我們解釋正義與公義的分別。正義是指個人階層去追求的價值,而公義是外顯的態度,是對其他對象應有的對待。在人神的關係上,人要完成祂的旨意;在人與人的關係上,要持平等、公平、公正的尊重。不義的行為,包括:假裝虔誠,朝拜主只求利益,意圖傷害或毁滅其他人,欺騙他人,作假見證,沒有盡責任去適當對待親人及周遭的人等。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所作的行為要正直,即使像保祿要被解送到法庭亦要指正,不可同流合污,求上主賜予我們智慧去檢視自己,明辨是非,「要遠離一切游手好閒,或不按得自我們的傳授生活的弟兄」(得後3:6)。
2019年11月16日星期六
2019年11月14日星期四
驚天動地
社會運動蔓延至大學校園,在傳媒報導中看到校園被肆意破壞及佔據,海外學生漸漸撤離,而駐校蒙面黑衣人在校內主要出入口興建圍牆及閘口,防止異見人士及傳媒進入校園範圍,有記者拍攝黑衣人在校內製造燃燒彈及抗爭用品,準備長期抗爭,猶如「兵工廠」。東鐡車站大多關閉,紅磡隧道及吐露港公路被堵塞,公共巴士一半停駛,居住在北區市民只能通過大欖隧道到市區,有傳情況若持續,政府將實施宵禁令。奇怪的是各大電子傳媒已停止各區暴亂直播,似乎不想再火上加油,但民憤如何平息?
中午我外出午膳,大廈管理員叮囑我不要到太古一帶,因為正有暴亂。我明白也不會到,因為連電車也停駛了,想經驗這運動要徒步去了。「看呀,在那裏;看呀,在這裏。你們不要去,也不要追隨,因為猶如閃電由天這邊閃起,直照到天那邊:人子在他的日子裏,也要這樣。」(路17:23-24)
中午我外出午膳,大廈管理員叮囑我不要到太古一帶,因為正有暴亂。我明白也不會到,因為連電車也停駛了,想經驗這運動要徒步去了。「看呀,在那裏;看呀,在這裏。你們不要去,也不要追隨,因為猶如閃電由天這邊閃起,直照到天那邊:人子在他的日子裏,也要這樣。」(路17:23-24)
2019年11月13日星期三
2019年11月11日星期一
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
善渡今生
我最近不斷反思死亡這課題,當人漸漸長大,身旁一個接著一個認識的人離我而去,原來不是所有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雖然我不清楚英年早逝是否有福,但肯定的是有生必有死,經歷死亡也證明我們曾經生存。而作為基督徒,我們相信死亡是通往永生的道路。
神父在講道中與我們分享美國林肯總統的小故事,他年輕時遇上美國經濟大蕭條,他為糊口決定競選州議員,之後他認識了一位女朋友,可惜女友離世,他失落了一段日子,在重拾生活意志後,他毅然競選國家議員,最終成為總統。神父藉此引述今天的福音提醒我們「今世之子也娶也嫁;但那堪得來世,及堪當由死者中復活的人,他們也不娶,也不嫁;甚至他們也不能再死,因為他們相似天使;他們既是復活之子,也就是天主之子。」(路20:34-36)在面對逆境時要學習林肯懂得如何取向,也鼓勵我們以喜樂態度面對人生,努力侍主,將來就能享有永生。因為人的終極不是死亡,而是永生。因為天主是活人的天主,我們擁有天主的美善,也享有來世的永生。我們信主的承諾,宗徒們的見證,將來也能分享主的復活。
2019年11月9日星期六
在主內
昨晚參與五姨母的守夜禮儀後沙田發生暴亂,表妹擔心老人家返家有危險,遂替四姨母及媽媽訂住了酒店房間,也讓她們兩姐妹可以談心事,不用奔波。五姨母今早舉行了葬禮及火化,適逢今天是祝聖拉特朗大殿慶日,給予與我很大的安慰,加上看見五姨丈及表弟已釋懷,而各親友都沒有太大傷感,大家都接受五姨母的離世,同心祈禱她能安息主懷。由於五姨母是臨終領洗,家中及親友都沒有信奉基督新教的人士,慶好教會為五姨母準備一切,還為大家帶來一個明確的信息,將來「我們要進入上主的聖殿!」(詠122:1),不要懼怕死亡。在解慰宴上母親主動提出她已領洗成為天主教徒,擔心五姨母成為是基督徒後大家就分開了,我安慰她說大家都是同一信仰,閱讀同一本聖經,「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祂」(若4:24),現在與將來都在主內。
2019年11月7日星期四
2019年11月5日星期二
「應盡力與眾人和睦相處」(羅12:18)
耶穌在宴席中以比喻說教,使我們明白只有跟隨天主的旨意,才能得享永生,「將來能在天主的國裡吃飯的,纔是有福的!」(路14:15)今早收到不同的資訊,得知世界各地有信眾為香港的社會祈禱,當中包括於波蘭進行的慈悲三日敬禮,願香港及世界得享平安。今天的讀經提醒了我,我們在基督內是一體,「論望德,要喜樂;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禱上,要恆心」(羅12:12)。若然所有人都本著與他人和睦相處的心,世界必享太平。
2019年11月3日星期日
2019年11月2日星期六
2019年11月1日星期五
手潔心清
今天是諸聖節,明天是追思已亡諸信者,我遂想起重陽節並沒有掃墓,打算待外遊返港才計劃,怎料旅行期間扭傷了腳踝暫時不宜勞動,確實人算不如天算。我曾檢討這次腳傷意外為何發生,也許是尚未適應時差,又或是正值夕陽路途昏暗所致…… 在扭傷的一刻我有數秒暈眩,看見滿天星斗,接著左腳乏力,我隨即倒在地上大喊求助。可是禍不單行,隨即收到表弟的訊息得悉五姨母病情突然惡化,事隔一天姨母於聖路加瞻禮日離世,對於未能見她最後一面我心有愧疚。
組長安排我在聖路加瞻禮日彌撒撰寫信友禱文,當中附加為莊神父剛辭世的父親祈禱。由於我希望能為五姨母的靈魂安息而祈禱,建議不點名為「莊子謙神父剛離世的父親」的祈禱,改作如下,惟組長聲稱團長反對,堅持要使用原稿。
請為亡者祈禱:求主賜諸信亡者永恆的生命,特別是我們認識又於最近離世的親戚、朋友及神長(靜默片刻),求天父垂憐寬赦,免其苦難,且能賴祢無比的仁慈,在天國得享祢聖容的光輝。為此,我們同聲祈禱。我反覆思量後,結果在彌撒中誦讀了……
請為亡者祈禱:求主賜諸信亡者永恆的生命,特別是莊子謙神父剛離世的父親,及我們心中惦記著的亡者(靜默片刻),求天父垂憐寬赦,免其苦難,且能賴祢無比的仁慈,在天國得享祢聖容的光輝。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因為我的不聽命,組長自始就對我單單打打,為我增添不少壓力。「我主,你知道」(默7:14),對於不認識莊神父及他父親的團友,這樣的禱告更貼切。我亦相信不管我是否有為姨母祈求,「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瑪5:8),我深信主必憐惜她。
組長安排我在聖路加瞻禮日彌撒撰寫信友禱文,當中附加為莊神父剛辭世的父親祈禱。由於我希望能為五姨母的靈魂安息而祈禱,建議不點名為「莊子謙神父剛離世的父親」的祈禱,改作如下,惟組長聲稱團長反對,堅持要使用原稿。
請為亡者祈禱:求主賜諸信亡者永恆的生命,特別是我們認識又於最近離世的親戚、朋友及神長(靜默片刻),求天父垂憐寬赦,免其苦難,且能賴祢無比的仁慈,在天國得享祢聖容的光輝。為此,我們同聲祈禱。我反覆思量後,結果在彌撒中誦讀了……
請為亡者祈禱:求主賜諸信亡者永恆的生命,特別是莊子謙神父剛離世的父親,及我們心中惦記著的亡者(靜默片刻),求天父垂憐寬赦,免其苦難,且能賴祢無比的仁慈,在天國得享祢聖容的光輝。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因為我的不聽命,組長自始就對我單單打打,為我增添不少壓力。「我主,你知道」(默7:14),對於不認識莊神父及他父親的團友,這樣的禱告更貼切。我亦相信不管我是否有為姨母祈求,「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瑪5:8),我深信主必憐惜她。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窄門
兩天前完成了十五天的外遊,包括三天在墨主哥耶,期間我們參與了公開彌撒,走上聖母顯現的山上,邊行邊誦念玫瑰經。由於我扭傷了腳踝,在攀上陡峭的石塊時舉步為艱,在落山時更驚險萬分,幸好有驚無險。接著的一天我們走到另一座山進行歷時四小時多的苦路善功,上山的路較之前聖母顯現的山更崎嶇,然而我越行越有力,還較其他團友先到達山頂。在山頂休息時,我駭然發現受傷的左腳消腫了,真神奇!耶穌在今天的福音鞭策我們說:「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罷!」(路13:24)墨主哥耶的苦路就如窄門,看似沒有成就的可能,但我相信只要意願合乎主的心意,「在山上,上主自會照料」(創22:14),加上我意志堅定,步步為營,結果事就這樣成了。
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
2019年10月24日星期四
2019年10月21日星期一
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
2019年10月19日星期六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成為聖史
今天參觀Zadar的聖方濟聖堂並舉行彌撒,神父呼籲說:「你們去吧!」然後向我們介紹方濟會Blessed James 怎樣以貧窮的方式宣講福音。神父重申我們賴聖經獲得信仰,而只有踐行生活,我們才活得有意義。福音是由一些在團體內與耶穌生活在一起的人撰寫,記載了耶穌的行事,讓我們明白天主的慈愛。聖史是作福音的人,凡經驗福音訊息而願意宣傳福音的人就是聖史;所以我們也可以成為是聖史。
耶穌「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他前面,到他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路10:1)我們傳揚福音時,不要忘記耶穌作我們的後盾,祂必在我們背後配合,兩個兩個能互相提點,走正路,但亦要緊記耶穌在背後看著我們,且會審判我們。我們遇上困難,祈禱和唸經能使我們醒悟,有助我們尋找答案,但問題並不會因祈求而迎刄而解。
2019年10月17日星期四
2019年10月16日星期三
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
2019年10月13日星期日
癩病得痊愈
今天是紀念花地瑪聖母最後一次顯現的日子,我在今晚要起程到默主哥耶朝聖,處於動盪的時代,可以暫時離開出外靜處也是一件幸事。中午與朋友午膳,返家後發現貴婦犬搗蛋,把家居寬頻線拉了出來,令我氣結,也破壞了我出行的心情,「師父,耶穌,可憐我們吧!」(路17:13)
今早神父在講道中以「起來,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路17:19),與我們分享信德,並提醒我們只有懷著信德,天主才能賜下奇蹟。所謂人言為信,在暴亂事件中,我們信那一方呢?即使有圖為証,也未必是真相。
信任是雙對的行動,神父指出人與人相處慣常有三種態度。
(1)虛假的相信:彼此都只係得個講字,就如老師叫同學交功課,同學口頭說會幹,其實無心履行,而老師亦深信學生不會交功課,對他沒有期望。
(2)觀望態度:彼此都不肯定,持保留的態度去相信
(3)真誠絕對的相信:持守承諾,盡力去做。
納阿曼(列王紀下5:14-17)也經歷過這三個階段,由不信、懷疑,至真誠相信,歸光榮於天主。
2019年10月12日星期六
2019年10月11日星期五
2019年10月10日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