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返回肋匝納,同鄉們「就對祂起了反感」(瑪13:57),因為他們清楚耶穌是木匠若瑟和瑪利亞的兒子,門徒中有耶穌的堂兄弟。他們自以為較耶穌身份高尚,便不屑聽耶穌講論,耶穌對於他們的不信並不妥協,卻沒有像耶肋米亞先詛咒:「這殿必要像史羅,這城必要荒蕪,而沒有人居住呢?」(耶26:9)祂沒有行神蹟便離開了。當我憤憤不平也該學習耶穌忍讓,斥責也許於事無補。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2020年7月29日星期三
2020年7月28日星期二
「受了嚴重的打擊」(耶14:17)
由於新型肺炎疫情嚴峻,政府宣布明天開始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為期7日,至下月4日。四項新措施包括:(1)食肆全日禁止堂食;(2)「限聚令」由4人收緊至2人;(3)不論在室內或室外的公眾地方都要戴口罩;(4)體育處所及泳池須暫時關閉。
因餐飲業將完全暫停堂食,只可提供外賣、外送等服務。我今天特意走到Grove吃下午茶,服務員笑言這是她們準備的最後一餐,令我有點傷感,就似是「收穫時期,即是今世的終結」(瑪23:39)。
2020年7月27日星期一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2020年7月25日星期六
2020年7月24日星期五
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
2020年7月21日星期二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2020年7月18日星期六
懇求主的光照
新冠肺炎在社區持續大爆發,一半案例源頭不明,令政府束手無策。有醫學院教授認為政府豁免部分海外入境人士,如機組人員、海員等免檢疫是個漏洞,引致第三波疫情。不管誰是誰非,醫療系統正面臨嚴重衝擊。耶穌在今天的福音引述依撒意亞先知有關默西亞的預言,也就是復活期選經《上主僕人》的詩歌,「看,我的僕人,他是我所揀選,我所鍾愛的;他是我心靈所喜悅的;我要使我的神住在他身上,他必向外邦人傳佈真道。他不爭辯,也不喧嚷,在街市上沒有人聽到他的聲音:已壓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心,他不吹滅,直至他使真道勝利。外邦人將要期待他的名字。」(瑪18:21)上主謙讓仁愛,總不會忘記窮苦的人,欺壓窮人的權貴必要被上主懲罰,願復活主的榮光多照耀我們。
2020年7月17日星期五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義人的道路是正直的(依26:7)
最近身邊在職的朋友都滿腹惆悵,擔心會被裁員說「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其實敲鐘也需要技巧,必須準時,有節奏,最重要是懷著虔敬的心,不是干一天算一天的混日子狀態。耶穌在福音中承諾「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11:28)我相信要獲得安息也需要付出,起碼要相信主才會有希望,不然又怎能感受到祂的軛是柔和的、擔子是輕鬆的。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
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
心驚膽戰的考驗
今早帶金毛犬JoJo 去見獸醫,是定期每月一次注射骨針,醫護人員慣常領JoJo 給獸醫注射,我則在候診室等待,不見獸醫可免卻$220診症費。由於JoJo 連續兩個月體重下降,獸醫憂慮牠有隱疾,罕有地邀請我去診症室洽商,「當人把你們交出時,你們不要思慮:怎麼說,或說什麼,因為在那時刻,自會賜給你們應說什麼。」(瑪10:16)然後建議為JoJo 抽血檢查,我明白獸醫是關顧JoJo 的狀況,不是借辭牟取暴利。JoJo 的驗血報告一切正常,讓我們暫時放下心頭大石,對於一頭15歲的老年犬來說已是難得。「唯獨堅持到底的,纔可得救。」(瑪10:22)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
2020年7月8日星期三
2020年7月7日星期二
天國臨近了(瑪10:7)
今早返家探望媽媽,離開時我在商場遇見一位中年女士,她在接過電話後發狂大叫,然後致電弟弟求助。事緣她昨天陪同爸爸到銀行提取了政府資助$10000,她的爸爸似乎是腦退化患者忘掉了事件,今早又多次致電女兒,要求女兒陪同他到銀行提款,女兒屢勸無效,父親威迫要獨自乘巴士往附近銀行。我與友人談及此事,她笑言這$10000害人不淺,她的老爺和奶奶不相信網上申請,早前不斷催迫她去索取申請表,代填寫及遞交。我下午見銀行門外有長長的人龍,原來是市民排隊把$10000支票存入銀行,又有市民與銀行職員理論,要求直接提取$10000,令我啼笑皆非。
今天的福音講述耶穌派遣十二宗徒出外傳教,吩咐他們「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那裡去」(瑪10:6),因以色列民有著優先權去領受福音。這道理令我想到那些不相信網上申請的人們,執抝的人們最終自討苦吃,埋怨亦太遲了。
2020年7月6日星期一
2020年7月5日星期日
沉重的擔子
神父在講道中就「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面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習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瑪11:28-29)與我們分享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女士向神父要求脫離教會,要與天主一刀兩斷,神父笑言領洗是一條不歸路,準教友要三思而行。這一次而永遠的盟誓使我們擁有不滅的神恩,雖然並不是所有已領洗的教友都是善人,只幹好事。神父提醒我們若確實行善而受人讚揚,緊記不用假謙遜,勇敢承認並歸光榮於天主。有些信友在洗禮後未有履行諾言,或在人生低潮時離棄天主,其實即使我們不懂愛主愛人,因著那不滅的印記,我們歸根究底也是教友,在窘境中要毋忘尋找天主,只有祂才能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洞悉祂的計劃。
2020年7月4日星期六
2020年7月3日星期五
2020年7月2日星期四
紙上談兵
今天的選經講述亞毛斯先知被放逐,「先見者,你走吧!趕快到猶大國去,在那裡糊口,在那裡講預言。」(亞7:12)港區國安法執行後,移民再成熱話。英國聲稱將對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市民及家屬放寬簽證權,BNO持有人可獲得5年居留權,可找工作和就學。在英國待滿5年後,他們將可申請定居身分(settled status),再過12個月,即可申請成為英國公民。
事實上絕大部分港人的BNO早已過期,如果申請續領,手續殊不簡單。由於舊BNO的簽發日期年代已久,有機會需要提供父母的出生日期及結婚登記日期,還要副簽(Countersignature),對方要是非親屬、持有英國、愛爾蘭、歐盟、美國或其他英聯邦護照,且要是官方認可的專業人士。普羅大眾又怎會認識外籍專材。若然舊BNO已遺失,申請將更為複雜,還是留在港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