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在講道中與我們分享廿幾年前的一齣電影《不求回報,讓愛廣傳》,主角在受人恩惠後為三個人幹了一件好事,然後要求受恩惠的人以愛還愛,同樣為三個人服務,不祈求回報,為世界增添愛。「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路6:36)。神父還指出祈禱是開始,能引導我們仗賴主去接納自己仇恨的人,進而祝福、善待他,最終如同慈悲的天父懂得以愛還愛。
耶穌向人傳佈福音的喜訊,指出貧窮、飢餓、哭泣、被人惱恨的人是有福的;反之富有、飽飫、歡笑、備受誇讚的人是有禍的。我們都渴望進入天國,但又有誰喜歡受苦?其實耶穌是教導我們如何實踐福音的價值觀,「凡信賴上主,以上主為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耶17:7)。追求世俗享樂的人,他們擁有的富有、飽飫⋯⋯並不是進入天國的標記。惟有懂得信靠上主,以祂為依靠的人,對天國充滿希望,即使貧窮、捱餓,生活仍富有意義,就是有福的人。
今天是年初五,教會在今天慶祝獻主節。正值春節,人們慣常互相恭賀發財,作為基督徒我們要累積天上的財富,在靈性上有所成長。在福音中,聖神開啟西默盎和亞納的心,讓他們在有生之年得與受傅者耶穌相遇,人生得以圓滿讓西默盎由衷喊說:「主啊!現在可照你的話,放你的僕人平安去吧!」(路2:29)。這見證了能在祈禱中交托給上主,堅持等待救世主的來臨,深信主的帶領,堅信祂的許諾,在實現之時,死而無憾。